首页> 中文学位 >多胺在荔枝花发育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6h】

多胺在荔枝花发育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英文缩略词

1前言

1.1荔枝花芽分化研究进展

1.1.1荔枝花芽分化的特点

1.1.2影响荔枝花芽分化的因素

1.2多胺对植物成花的作用

1.3.1多胺的生物合成

1.3.2多胺的分解代谢

1.3.3 多胺合成相关基因

1.3.4多胺与植物花芽分化的关系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处理及采样

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2.3.1 大田样品相关指标的测定

2.3.2 控温室样品相关指标的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大田不同荔枝品种成花枝梢和未成花枝梢叶片的差异分析

3.1.1 矿质营养

3.1.2 多胺含量

3.1.3可溶性蛋白含量

3.2 控温室‘妃子笑’荔枝低温诱导阶段相关指标的变化

3.2.1 成花生物学统计

3.2.2 多胺含量的变化

3.2.3 精氨酸含量的变化

3.2.4 多胺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3.2.5荔枝多胺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定量

4.1 讨论

4.1.1 大田荔枝开花进程中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

4.1.2 控温室试验不同处理植株成花生物学分析

4.1.3 不同处理植株叶片相关生理指标变化

4.1.3 不同处理植株叶片多胺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4.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荔枝成花受很多因素调控,本试验主要探究多胺在荔枝成花过程中的作用。首先,在大田试验以‘桂味’‘怀枝’‘糯米糍’三个品种为试材,测定其在开花时期成花枝梢和未成花枝梢叶片的矿质元素含量、多胺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以探究其与开花的关系;在控温室以‘妃子笑’荔枝为试材,设计T1(25℃49 d)、T2(25℃14 d+15℃35 d)、T3(25℃干旱14 d+15℃35 d)三个处理,统计其成花生物学效应,测定叶片中精氨酸、多胺含量的变化,对多胺合成相关基因进行定量,探究多胺在荔枝成花诱导过程中的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大田试验中,不同品种荔枝叶片中的矿质营养含量有差异,其中‘桂味’品种中C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品种;随着花发育的进行,成花枝梢叶片中的腐胺含量和亚精胺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在7 d(盛花期)达到最高,而未成花枝梢叶片中含量则前期变化不明显,后期会上升,说明花穗的发育需要较高水平的多胺。
  (2)在控温室试验中,T1、T2、T3三个处理条件下,成花生物学有显著差异,T1不成花,T2、T3成花株率都达到100%,但是T3处理成花枝率为100%,而T2的成花枝率为75%,且与T2相比,T3处理可提前开花约7 d,花穗长增长了28.7%,花穗宽增长了67.6%,说明干旱胁迫能够促进荔枝成花。
  (3)干旱胁迫处理下精氨酸含量明显降低,腐胺含量迅速增高,说明干旱胁迫促进腐胺的合成;在低温诱导过程中,精氨酸含量先下降后上升,腐胺含量先升高后降低,亚精胺含量、精胺含量则下降,说明多胺可能参与到荔枝成花过程中,但具体机制不清楚。
  (4)通过其他植物多胺合成基因序列,在荔枝基因组和转录组进行比对,筛选并克隆了荔枝中5个多胺合成相关基因,命名为LcADC、LcSPDS1、LcSPDS2、LcSAMDC1、LcSAMDC2。通过生物学信息分析,它们和其他植物有较高同源性,且分别具有其基因家族标志性的元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