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模糊综合分析法的农用地分等研究——以肇庆市鼎湖区为例
【6h】

基于模糊综合分析法的农用地分等研究——以肇庆市鼎湖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概述

1 .1 研究背景

1. 2 农用地评价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1. 3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1 .4 研究技术路线

2. 1 研究理论基础

2. 2 农用地分等

3. 1 模糊综合分析法概述

3. 2灰色关联分析

3. 3 模糊综合评判法

3. 4 模糊聚类分析

4. 1鼎湖县概况

4. 2 前期工作准备

4. 3 鼎湖区农用地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4. 4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权重

4. 5 模糊综合评判法

4 .6模糊聚类分析

4. 7 与现行方法成果对比

5 .1 结论

5. 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资源丰富,但人均土地占有量少,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地矛盾突出,耕地资源紧张,农用地数量危机加剧。为了促进地区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系统科学地对农用地资源进行管理,全面摸清县域内农用地的“质”和“量”的变化情况与转移趋势,提高国土部门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确保农业经济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全国各个地区定期都必须对农用地质量进行综合评定等别,掌握其利用分布及面积变化情况,农用地分等工作的开展在整个国家经济发展进程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对土地资源管理保护、农业发展建设以及推动城乡一体化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以县域内对农用地质量分等的现行评价规范方法为基础,利用项目收集的图件资料和数据参数资料,根据公式规则得出各类型作物相应自然质量分、各等别的分值等,最后计算修正,进行等别的判定。本文首先综述了国内外土地评价和农用地分等的研究动态,基于区位论、模糊数学理论等相关理论分析指导,接着以肇庆市鼎湖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详细了解区域发展概况,收集实验所需资料,利用ArcGIS、Microsoft Exce l等软件建立评价基础数据库获取原始数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由于土地等别划分工作其本身具有的灰色性和模糊性,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权重,以减少指标权重确定过程中主观性影响。探索模糊综合评判法的优化方法,确定隶属函数进行集合运算,获得的模糊综合评判矩阵作为数据源,再通过Weka软件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得到最终等别分布成果。
  将新方法与现行传统方法的等别成果进行对比讨论,科学验证了模糊综合分析法在农用地分等中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分析模糊数学、聚类分析在农用地分等的各自优缺点,为我国农用地分等传统规程方法过程研究提供一些改进的参考,对农用地分等在新的方法结合上给予新的思考。同时对地区因地制宜利用土地,监督地区土地合理开发,对土地整理开发、耕地动态占补平衡、征地制度改革、土地利用规划等方面的工作也是重要参考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