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小板新股上市首日超额回报率研究
【6h】

中小板新股上市首日超额回报率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的背景

1.2研究的内容

1.2.1基本概念

1.2.2研究范围

1.3研究的问题

1.4研究的意义

1.5本文研究思路、内容与结构

1.6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第二章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2.2国内研究现状

2.3本章小结

第三章首日超额回报率统计分析

3.1 按日历统计分析

3.2按地区间统计分析

3.2.1各省市统计分析

3.2.2东南沿海和中西部地区统计分析

3.3按主营行业分类统计分析

3.3.1经调整的行业分类下的统计分析

3.3.2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的统计分析

3.3.3行业生命周期划分下统计分析

3.4按股本区间分类下的统计分析

3.4.1总股本区间下统计分析

3.4.2流通股本区间下统计分析

3.5按新股发行特征统计分析

3.5.1发行价格区间下统计分析

3.5.2发行市盈率区间下统计分析

3.5.3申购中签率区间下统计分析

3.6本章小结

第四章首日超额回报率传统影响因素分析

4.1 ROCK模型的再检验

4.1.1ROCK模型假设及结论

4.1.2实证的假设及过程

4.1.3实证结论

4.2对上市时间间隔假说的检验

4.3证券发行制度与首日超额回报率

4.3.1我国证券发行制度演化

4.3.2发行市盈率影响分析

4.3.3上市前平均EPS和ROE影响分析

4.4投机-泡沫假说的证据

4.4.1发行股本的影响分析

4.4.2流通股比例的影响分析

4.4.3换手率的影响分析

4.5投资者情绪与消息从众假说

4.6传统影响因素的内在联系研究

4.7本章小结

第五章公司基本面信息在两个市场间传递

5.1 上市前基本面财务评价体系的构建

5.2上市前一年财务指标统计描述

5.3基于因子分析法基本面信息分析

5.3.1因子分析法的优势

5.3.2因子分析的模型原理和应用步骤

5.3.2因子分析过程

5.4 IPO抑价率与公司基本面因素

5.4.1公司价值因子的单因素回归分析

5.5定价机制与公司基本面关系

5.6定价不一致的根源

5.7本章小结

第六章首日超额回报率的多因素分析

6.1 解释变量的统计描述

6.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6.3 回归结果分析

6.4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IPO抑价现象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在中国尤为严重。不少中国学者曾在西方的IPO抑价理论基础上对中国股市进行分析,但由于中国资本市场存在重要的制度性前提——股权分置,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并不强,研究结果的准确性有待考察。本文选取了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小板市场上的股票作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以西方经典理论为依据选取变量,来验证股权分置改革后西方理论对中小板市场IPO抑价现象的解释性。但实证结果表明,西方一些理论对于中国股市的解释性仍然不强,中国的资本市场仍然缺乏有效性。中小板高抑价产生的原因应从中国股市的自有特点中去寻找,并且应该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推动IPO抑价理性回归。 本文选取了从股权分置改革后,2006年6月至2008年3月,中小板发行的新股170只进行实证研究。首先综述了国内外关于IPO首日超额回报率现在的研究成果;接下来介绍中小板IPO上市首日超额回报率的现状;接着根据中小板自身的特点,对传统的国内外理论进行实证研究,并找出这些传统的影响因素的内在联系,并着力解释我国中小板市场IPO“抑价”的特点;然后根据信号理论,从公司的基本面出发,试图解释一二级市场定价差异巨大的成因;最后从整体上对所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文认为,一级市场发行定价不合理,二级市场投机气氛浓烈是造成中小板新股上市超额回报率偏高的重要原因。最后,根据两个市场的定价的偏差给出针对性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