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明清东莞广府系祠堂建筑构架研究
【6h】

明清东莞广府系祠堂建筑构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选题

1.1.1研究背景

1.1.2文献综述

1.2研究范围、对象、方法与技术路线

1.2.1范围

1.2.2 对象

1.2.3方法和技术路线

1.3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明清东莞祠堂的自然与历史背景

2.1气候地理因素对祠堂建筑的影响

2.1.1湿热多雨的岭南亚热带气候

2.1.2东莞地理因素

2.2历史文化背景

2.2.1历史沿革

2.2.2岭南文化的兼容性与世俗性

2.2.3南方理学的发展

2.3东莞的宗族制度

2.3.1宗族制度的发展

2.3.2东莞的宗族活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明清东莞广府系祠堂平面布局

3.1祠堂的发展脉络

3.2祠堂的类型与规模

3.2.1宗祠

3.2.2支祠

3.2.3家祠

3.2.4其他

3.3明清东莞广府系祠堂平面布局

3.4.1头门

3.4.2享堂

3.4.4寝堂

3.4.4天井

本章小结

第四章明清东莞广府系祠堂构架类型分四析

4.1小式厅堂建筑与大式殿堂建筑

4.2东莞祠堂建筑构架形式分类

4.2.1小式瓜柱筒柱梁架

4.2.2插棋襻间斗棋梁架

4.2.3博古梁架

4.2.4.混合梁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明代东莞广府系祠堂构架分析

5.1明代东莞三开间祠堂分析

5.1.1明代东莞三开间祠堂概况

5.1.2明代东莞三开间祠堂堂的平面尺度规律

5.1.3明代东莞三开间祠堂的构架尺度规律

5.2明代五开间祠堂的平面布局规律

5.2.1明代五开间祠堂概况

5.2.2明代五开间祠堂的平面尺度规律

5.2.3明代五开间祠堂的立面尺度规律

5.3明代东莞三开间与五开间祠堂对比分析

5.3.1明代东莞三开间与五开间祠堂平面尺度对比

5.3.2明代东莞三开间与五开间祠堂构架尺度对比分析

5.3.3总结

本章小结

第六章清代东莞广府系祠堂构架分析

6.1清代祠堂分析

6.1.1清代东莞祠堂概况

6.1.2清代东莞祠堂的平面面尺度规律

6.1.3清代东莞祠堂的立面尺度规律

6.2明清代祠堂对比分析

6.2.1明清代祠堂平面尺度对比分析

6.2.2明清代祠堂立面尺度对比分析

6.2.3总结

本章小结

结 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东莞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流域的中部,历史悠久。宋代以来,大批北方汉人南迁,在迁徙过程中,中原移民所挟带的中原文化与岭南的越文化经过各个历史时期的整合与分化,逐渐形成自己的地域文化。民系的迁移为祠堂建筑在岭南的出现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明代政府对祭祖制度的解禁,为岭南祠堂的普及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政治条件;明清时期,岭南经济文化呈现繁荣景象,社会财富急剧增加,为岭南祠堂建筑的繁荣昌盛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条件。 在明清时期,祠堂成为宗族的代称,是族人集体活动、族长施政的地方,更是族人祭祀祖先的地方。祠堂是民间祭祀祖先的神圣场所,也是乡土社会最重要的建筑。宗族通常倾尽自身的财力,建造民间等级最高的建筑群,其建筑技术、艺术价值及工艺特点必然是乡土社会最高等级的代表。 本文主要采用系统理论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本课题进行探讨,即在对大量祠堂建筑实地调研,并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东莞广府系地区祠堂建筑进行系统整体的分析和研究;并通过对东莞莞广府系地区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祠堂建筑构架的对比分析,发现存在其中的异同和内在规律,进一步把握东莞的祠堂建筑构架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弄清其源流与变化,为今后广府地区传统厅堂建筑进一步研究和保护工作打下基础。 本文通过对东莞广府系祠堂建筑面宽尺度、进深尺度以及构架尺度等方面进行分析,来探讨东莞广府系祠堂建筑的构架规律,并尝试对东莞广府系祠堂建筑构架的构件元素的时代特征进行探索;同时通过分析地区的人文历史、民俗文化等社会因素,寻找本地区特有的祠堂建筑文化,尝试发掘本地区祠堂建筑的发展源流,总结出东莞地区广府系祠堂建筑特有的风格特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