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超高层建筑办公标准层设计研究
【6h】

超高层建筑办公标准层设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相关研究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2.3 本文与已有研究的关系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相关概念

1.4.1 超高层建筑

1.4.2 办公建筑

1.4.3 标准层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超高层建筑办公标准层的演进

2.1 国外动态

2.1.1 准备时期(19世纪以前)

2.1.2 萌芽时期(19世纪初—20世纪初)

2.1.3 发展时期(20世纪初—20世纪中后期)

2.1.4 成熟时期(20世纪中后期—至今)

2.2 国内动态

2.2.1 20世纪90年代以前

2.2.2 20世纪90年代以后

第三章 影响超高层建筑办公标准层设计的制约因素

3.1 场地因素

3.2 法规因素

3.3 经济因素

3.4 技术因素

3.4.1 结构体系

3.4.2 建筑材料

3.4.3. 建筑设备

3.4.4 施工水平

3.4.5 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技术

3.5 美学因素

3.6 其它因素

3.6.1 业主

3.6.2 使用者

3.6.3 建筑师

3.7 小结

第四章 超高层建筑办公标准层设计策略研究

4.1 规模确定

4.1.1 平面布局及体型确定

4.1.2 面积

4.1.3 外墙到核心筒的距离

4.1.4 层高

4.2 核心筒布局

4.2.1 结构设备系统

4.2.2 垂直交通系统

4.3 空间塑造

4.3.1 办公空间

4.3.2 共享交流空间

4.3.3 辅助空间

4.4 防火设计

4.4.1 防火防烟分区

4.4.2 安全疏散

4.4.3 材料选用

4.4.4 其它防火对策

4.5 外墙构造处理

4.5.1 石材幕墙

4.5.2 砌体幕墙

4.5.3 混凝土幕墙

4.5.4 玻璃幕墙

4.5.5 金属幕墙

4.6 反思与建议

4.6.1 反思

4.6.2 建议

4.7 小结

第五章 实例研究

5.1 案例分析

5.1.1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西塔)

5.1.2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5.1.3 上海金茂大厦

5.1.4 台北101大厦

5.1.5 香港国际贸易广场

5.2 未来发展倾向

5.2.1 绿色建筑

5.2.2 人性化

5.2.3 巨构(Megastructure)综合体

5.2.4 动态性

5.2.5 数字化、智能化

5.2.6 地域性、文化性

结语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规模疯狂膨胀,城市人口急剧增加,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人口增加了2.23倍。与此同时,城市可建设用地相对有限,在土地价值和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高强度开发成为必然选择,超高层建筑应运而生;由于受到2008年以来的全球性金融海啸的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转型已越来越引起我们的重视,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对为其提供专门化处理知识和信息的办公场所存在着大量需求。一般来说,超高层建筑由于自身规模巨大加之发展商降低投资风险的考虑,通常以办公为主,融合商业、酒店、观光、住宅和休憩等多功能综合体的形式出现;同时,办公标准层作为超高层建筑的本质载体和核心,对其进行研究具有相当的意义。
   在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的基础上,本文从场地、法规、经济、技术、美学及其它相关制约因素出发,着重探讨超高层建筑办公标准层在规模确定、核心筒布局、空间塑造、防火设计和外墙构造处理等内容,对目前盲目性技术、高度及经济崇拜进行批判和反思,理性地归纳和总结出当下办公标准层设计的一般方法,并进行初步探索,适当提出自己的建议;同时,结合相关案例和自己的理解,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及设计倾向进行展望。
   论文以一种全新的角度来分析超高层建筑办公标准层设计,抛弃以往仅从体型设计和平面布局出发的研究方法,运用多角度分析和多案例比较的方法,力求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的最大化,提高“信息化时代”办公空间的舒适性。本文中的研究成果以期为今后的相关设计及研究提供一些有意义的理论依据,并体现一定的实践参考与应用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