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针刺不同刺激量对脑缺血后功能恢复及突触可塑性促进作用的研究
【6h】

针刺不同刺激量对脑缺血后功能恢复及突触可塑性促进作用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引言

第一部分:文献研究

第一节中医对中风病的认识及针灸治疗中风的源流

一、中风病的源流

二、古代针灸治疗中风的文献记载

三、针灸治疗中风的现状

第二节针灸治疗脑缺血的时效性研究现状

1.关于针刺的介入时机问题

2.关于针刺的有效刺激量

3.时间医学的应用

4.结语与展望

第三节卒中后脑的可塑性与功能重建

1.突触可塑性

2.远隔功能抑制的消除

3.替代论

4.芽生

5.神经递质

6.神经特异性蛋白

7.神经营养因子

8.神经抑制因子

9.神经干细胞

10.优良环境

第四节脑缺血后突触可塑性

1.缺血后由能量缺乏诱导的病理性突触可塑性的离体研究

2.缺血后功能-依赖LTP和脑缺血发作诱导的形态学改变

3.缺血后海马和纹状体神经元长时间突触改变的在位研究

4.多巴胺:脑缺血引起神经元损伤的介质

5.缺血引起的保护和修缮是突触可塑性的一种形式

6.缺血半暗带的缺血LTP

7.针刺对长时程增强影响的研究基础

第二部分临床研究 针刺不同刺激量对脑缺血后功能恢复影响的临床研究

1.资料与方法

2.研究结果

3.讨论

第三部分实验研究

第一节脑缺血对缺血同侧海马齿状回突触可塑性影响的在位研究

1.材料和方法

2.实验参数的测定

3.实验结果

4.讨论

第二节针刺对脑缺血后缺血同侧海马齿状回突触可塑性促进作用的在位研究

1.材料和方法

2.实验参数的测定

3.实验结果

4.讨论

第三节不同针刺次数对脑缺血后缺血同侧海马齿状回突触可塑性促进作用的在位研究

1.材料和方法

2.实验参数的测定

3.实验结果

4.讨论

第四部分 小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不同针刺量对脑缺血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为提高针灸治疗脑缺血的临床疗效、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计量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实验以凝闭大鼠大脑中动脉致局灶性脑缺血为模型,采用神经行为学、神经电生理等技术观察针刺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研究脑缺血对大鼠缺血同侧海马突触可塑性长时程增强和长时程抑制的影响,及针刺对其影响,探讨针灸促进大脑可塑性形成的机制,为针灸治疗脑缺血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通过祖国医学对中风病的病名、病位、病因病机、针灸治疗中风病的源流、发展过程及现代较为成熟的治疗方案的文献回顾,深入认识缺血性中风的发病机理及针灸治疗脑缺血的现状,并对近年来针灸治疗脑缺血的时效性研究、脑损伤后大脑可塑性研究和脑缺血后突触可塑性的研究作一综述,为进一步研究针刺对脑缺血后的功能恢复和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结论为通过临床研究我们发现“颞三针”能明显提高脑缺血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并在一定时间内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疗效增加。电针能明显促进MACO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

著录项

  • 作者

    徐振华;

  • 作者单位

    广州中医药大学;

  • 授予单位 广州中医药大学;
  • 学科 针灸推拿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靳瑞;
  • 年度 200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针法;
  • 关键词

    针刺; 脑缺血; 时效性; 突触可塑性;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0:25:45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