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心理健康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心脾两虚证的相关性研究
【6h】

心理健康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心脾两虚证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引 言

正文

一.MCI研究背景

(一)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概念及流行病学研究

(二)研究MCI的意义

二.认知障碍与心理健康水平相关性研究进展

(一)心理健康及主观幸福感概述

(二)认知障碍与心理健康水平相关性研究进展

三.中医有关健忘病心脾两虚证病因病机的文献研究

(一)MCI中医对应病名的提出

(二)记忆的生理、物质基础

(三)健忘症的病证演变

四.课题研究目的

临床研究

一.研究对象

(一)病例来源

(二)选例标准

二.调查工具及内容

(一)一般生活状况问卷

(二)神经心理学检查和认知功能评价

(三)心理状况调查量表

(四)中医证候调查表的建立

三.问卷调查的实施

四.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方法

研究结果

一.背景资料分析

(一)MCI组和对照组背景资料分析

(二)MCI心脾两虚组和非心脾两虚组背景资料分析

二.社会心理因素对认知功能(MMSE成绩)影响的单因素、多因素分析

(一)社会心理因素对认知功能(MMSE成绩)影响单因素分析

(二)社会心理因素对认知功能(MMSE成绩)影响多因素分析

三.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性质中MCI的检出率

(一)不同年龄MCI的检出率

(二)不同文化程度MCI的检出率

(三)不同职业性质MCI的检出率

四.MCI的中医基本证候初步研究

(一)MCI中医基本证候分布的初步研究

(二)MCI组与认知正常老人组的中医基本证候比较

(三)MCI心血虚证、脾气虚证、痰浊证、心脾两虚证常见症状分析

五.幸福感对认知功能影响的病例对照研究

(一)MUNSH条目的选项分布情况

(二)MCI组及对照组幸福感配对t检验

(三)幸福感与认知功能相关性研究

(四)MCI心脾两虚组及非心脾两虚组幸福感配对t检验

(五)不同中医基本证型的幸福感比较

讨论

一.关于MCI的诊断标准

二.关于影响MCI的社会心理因素

(一)年龄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二)教育程度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三)性别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四)职业性质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五)其它因素

三.关于MCI中医基本证型

四.关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

(一)生理衰老与心理老化

(二)离退休的心理反应与适应

五.关于心理状态(幸福度)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六.关于心理状态(幸福度)对MCI心脾两虚证患者的影响

七.不足之处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 谢

展开▼

摘要

本研究探讨了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心脾两虚型与心理健康之间是否存在以下的相关性:1、心理健康水平下降是MCI的相关因素;2、MCI心脾两虚证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根据国内外有关MCI的研究报道、中医理论,制定中医证候观察表及确定相关神经心理学量表,用之调查广东省中医院门诊就诊、住院及社区中50~80岁人群共89人:MCI组44名,认知功能正常者45名。现场调查收集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中医证候及《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MSE、ADL等,并用SPSS11.0软件建立数据库。 研究结论:MCI的中医证候以虚实夹杂为多见,虚证多表现为肾虚、心血虚、脾气虚,实证则以血瘀证、痰浊证多见。心脾两虚证与心理健康状况可能存在相关。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可以造成正常中老年人认知功能的衰退,对相关因素积极进行社会心理学干预,对于减少或减缓痴呆的发生有重要的社会和实践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