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痔患者血液流变学等特性与中医证候关系的初步研究
【6h】

痔患者血液流变学等特性与中医证候关系的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引言

第一部分文献研究

第二部分临床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痔(hemorrhoid)是临床常见疾病,对其认识尽管已有4000余年的历史,但目前就痔的本质认识仍存在很大争议。在迄今为止有关痔的研究中以痔血管、痔组织病理研究为主,这些研究对于目前公认的肛垫学说的形成影响较大。而针对痔组织里血液的研究较少,但痔组织血液却是客观存在的一种构成痔的因素,因此,运用临床先进的检验设备和手段,对痔患者血液指标,尤其是痔组织里血液指标进行研究,有可能为痔的成因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另外血液实验室指标也可为中医证型的客观化和量化提供参考依据。 目的:通过对痔血的血气特性研究,并同时性与体循环血的血液流变学等特性对比,探讨痔患者体循环和痔血等特性变化规律及该规律与中医证侯的关系。 方法:收集2005年11月到2006年4月广东省中医院肛肠科入院痔患者,中医辨证分为四型。Ⅰ型(风伤肠络)14例;Ⅱ型(湿热下注)18例;Ⅲ型(气滞血瘀)13例;Ⅳ型(脾虚气陷)16例。抽取静脉血做血液流变学和凝血三项及血气分析检查,术中取痔核血行血气分析检查,筛选指标建立数据库统计分析。其中各项检查均在广东省中医院检验科执行。 结果:本研究共收集符合要求的61例痔患者,其中男性32例,女性29例。年龄21岁~83岁(46.3岁±14.9岁)。四组证型在年龄、性别等一般情况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从体循环血方面研究:四型在静脉血氧分压(PO2TC),静脉血酸碱度(PHTC),静脉血液流变学结果,凝血功能(PT,AT,APTT)四个方面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四型之间两两进行比较:Ⅱ型和Ⅳ型在静脉血氧分压(PO2TC)和静脉血液流变学结果两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和Ⅲ型在凝血功能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型与其他三型在上述指标方面具有的差异较其他型之间多。2、从局部痔血方面研究:四型在痔血血氧分压(PO2TC)和二氧化碳分压(PCO2TC)差异显著(P<0.05);但在痔血酸碱度(PHTC)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痔血与体循环静脉血在酸碱度(PHTC),血氧分压(PO2TC)和二氧化碳分压(PCO2TC)指标方面比较时具有差异(P<0.05)。 结论: 1.痔血即痔核组织里血液,在血气分析方面有以下特性:酸碱度(PHTC)95%参考值范围为(7.22~7.75);血氧分压(PO2TC)95%参考值范围(67.5~157.4)mmHg;二氧化碳分压(PCO2TC)95%参考值范围为(18.2~49.9)mmHg。本研究证实在血气分析方面痔血异于体循环静脉血。 2.就血液方面研究,痔趋于一种局部血液病变,与体循环情况无明显相关性,尤其在中医辨证治疗方面研究局部痔血意义大于研究全身血液变化。 3.基于上述结论2可解释临床上治疗痔局部用药或手术效果优于单纯全身治疗;同时证实脾虚下陷型在理论上中医治疗效果优于其他分型。 4.痔证型差异在痔血血气分析方面有统计学意义。 5.为痔病预防提供有效途径。

著录项

  • 作者

    韩晓光;

  • 作者单位

    广州中医药大学;

  • 授予单位 广州中医药大学;
  • 学科 中西医结合临床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任东林;
  • 年度 200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肛门病 ;
  • 关键词

    痔; 肛垫学说; 血液流变学; 中医证型;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