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胃脘痛临床研究文献综合分析及小样本临床辨证研究
【6h】

胃脘痛临床研究文献综合分析及小样本临床辨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 言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一、 Meta分析及其在医学文献研究中的意义

(一) Meta-分析的概念

(二) Meta-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三) Meta-分析的操作步骤及研究方法

(四) 影响Meta-分析结果的常见偏倚

(五) Meta-分析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及前景

二、 胃脘痛及其研究进展

(一) 历代中医典籍对胃脘痛的认识沿革

(二) 近现代中医对胃脘痛的认识

第二部分 胃脘痛发病和辨治规律文献综合分析

一、 研究对象选择

二、 分析方法

三、 分析结果

(一) 研究已纳入的不同地区胃脘痛文献的时间分布情况

(二) 不同地区胃脘痛发病年龄特点与地域的关系

(三) 不同地区胃脘痛发病性别特点与地域的关系

(四) 不同地区胃脘痛患者病程时间与地域的关系

(五) 不同地区胃脘痛患者西医诊断的特征及其与地域的关系

(六) 不同地区胃脘痛中医辨证分型的特征及其与地域特征的关系

四、 结论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一、 临床资料

二、 研究方法

三、 分析结果

(一) 临床研究病例的中医辨证分型及年龄分布情况

(二) 临床研究病例的中医辨证分型的性别比例

(三) 临床研究病例的中医辩证分型的平均年龄与文献报道相比较

(四) 临床研究病例的中医辩证分型的性别分布与文献报道相比较

四、 结论

讨 论

主要参考文献

致 谢

展开▼

摘要

胃脘痛,又名胃痛,其名最早见于《内经》,属于消化系统疾病表现出的一种主要病证,以胃脘部疼痛为主要症状,伴见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恶心呕吐,不思食,大便或结或溏等脾胃症状以及神倦乏力,面黄消瘦,浮肿等全身症状。在许多现代医学消化系统疾病中均可出现胃脘痛,如消化性溃疡、胃炎(急性胃炎、慢性胃炎)、十二指肠肠炎等。是临床主要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目前,对胃脘痛的临床研究见有大量文献报道,对这些已有的临床医学文献进行系统分析具有明显的重要性,通过这些工作可以全面了解胃脘痛中医药临床科研方法学的应用状况、存在问题,对研究质量的总体水平作出评估,同时对中医药治疗胃脘痛的有效性作出较客观的评估,为临床辨证分析提供可参考的标准,以指导临床治疗决策。但目前还没有一篇报道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工作。针对这些问题,结合研究者实际情况,本研究进行如下工作: 1、胃脘痛发病和辨治规律文献综合分析 应用计算机检索、人工检索、和从综述的参考文献中追踪查询相结合的方法,收集文献资料二百余篇。对检索得到的文献,首先依据文章题名和摘要进行初筛,保留所有可能与分组设计进行临床辨证论治观察研究的文献;然后阅读全文,选取符合下列标准的文献纳入本研究: (1)文章为公开发表的中文文献,发表时间2001年至2006年; (2)文章研究对象为明确的“胃脘痛”或“胃痛”的中医临床治疗; (3)观察病例成组设计,病例数不少于20例; (4)有明确的中医辨证分型及中医药治疗。借鉴医学文献meta-分析的方法和理念对选取的胃脘痛中医临床辨治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依据文献作者所在地,以长江为界,将文献报道的胃脘痛病例分属南北两部分,对其所阐述的病史资料中的性别、年龄、病程、中医辨证分型、西医诊断进行整理、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 (1)从近5年中医药辨治胃脘痛文章发表情况看,长江以南和长江以北地区的趋势基本相似,2001年至2003年逐年增加。 (2)长江以南地区胃脘痛患者平均年龄略高于长江以北地区。但南北地区纳入研究的文献中包含年龄报道的文献量有明显差别,南方报道的文献对研究病例的年龄有详细说明的较北方多,因此可能存在文献纳入偏倚,其分析结果的参考价值相应地降低。 (3)南北不同地区男性胃脘痛患者数量均明显多于女性,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约为3:2,而且长江以南地区与长江以北地区胃脘痛男女性别构成比基本一致。 (4)北方地区胃脘痛患者病程长于南方地区患者。 (5)总结胃脘痛的文献报道最常见的几类西医诊断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以及胃下垂。尤其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不论南方、北方地区,均是发病率最高的两类属中医“胃脘痛”范畴的病变,而且南北方胃脘痛患者中各自所占的百分比基本相当。但在长江以南地区,胃下垂发病率较功能型消化不良低,而在北方地区正好相反。而在慢性胃炎中,北方地区浅表性胃炎所占百分比高于南方,而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则南方地区高于北方。另外,消化性溃疡患者中,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以及胃溃疡合并十二指肠溃疡三种亚型所占的百分比在南北方差别不明显,均以十二指肠溃疡多于胃溃疡。 (6)在中医辨证分型方面,脾胃虚寒、脾胃阴虚是虚证胃脘痛中最为常见的两类证型,在所有统计病例中所占比例较高;而在实证胃脘痛病例中,肝气犯胃型胃脘痛较为多见,中医证型的集散趋势与地域分布未见明显相关性。 2、临床研究 将2004年10月~2006年1月之间就诊于澳门筷子基卫生中心门诊病例,凡是中医诊断属“胃脘痛”范畴者,均纳入本研究进行观察,共收集胃脘痛患者78例。制订临床病理观察量表,在接诊患者时,依据病史资料填写量表,待病例收集完毕,对所有收集的病例进行归纳整理,主要依据其中医辨证分型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1)实证患者平均年龄小于虚证患者。就整体平均年龄而言,本研究所收诊的78例患者平均年龄与文献研究中的平均年龄相比偏大。(2)该研究中收集的78例患者,不论虚实证候,女性患者均多于男性。其中胃阴亏虚证女性多于男性尤为明显,而脾胃阳虚证患者性别差异较小。但总体的性别比例,与文献研究中的性别比例有明显不同。 上述研究工作结果,探讨了不同地区胃脘痛发病的不同特征产生的可能原因。总结澳门地区临床诊治的胃脘痛患者的发病特征,并与内地文献报道互相比较,分析其间差异,总结辨治规律,为澳门地区胃脘痛的防治决策提供可靠的临床资料参考。

著录项

  • 作者

    符仁;

  • 作者单位

    广州中医药大学;

  • 授予单位 广州中医药大学;
  • 学科 中西医结合临床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陈蔚文;
  • 年度 200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脘腹痛;
  • 关键词

    胃脘痛; 文献分析; 临床辨证;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