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反药甘草甘遂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观察
【6h】

反药甘草甘遂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第一部分 肝硬化腹水研究概述

一、 现代医学认识

二、 中医学认识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 临床资料

二、 研究结果

三、 不良反应

第三部分 讨论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 病因病机及治疗的理论基础

三、 方解及临床疗效分析

四、 反药与肝硬化腹水

五、 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1、观察反药甘草甘遂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2、综合评价反药甘草甘遂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作用。 方法:1、将肝硬化腹水病人2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1例和对照组10例。治疗组口服甘草甘遂胶囊,每次1-2克(以每日排稀烂大便3-4次为度),每日1次,继而用参、芪补气,配合中药汤剂辨证论治。西药予常规护肝、支持疗法、补充白蛋白等,避免使用利尿药。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5天查肝功能8项、Ca-125和肝胆脾B超等影像学检查。对照组单纯用西医常规治疗,用量用法、辅助治疗与治疗组相同。采用主要症状积分法结合肝功能、肿瘤抗原125(CA-125)等生化指标观察其疗效:2、采用child-pugh-score系统评价反药甘草甘遂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肝功能的影响;3、通过B超及腹围评分法来评价治疗前和治疗后15天患者腹水量的变化。 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90.9%(其中显效3例,有效7例,无效1例),对照组总有效率80.0%(其中显效0例,好转8例,无效2例),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两组治疗前后尿量、腹围、体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治疗组尿量增加、腹围减少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各组症状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在腹胀痛、胁痛、神疲乏力、纳呆、浮肿、黄疸等症状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在腹胀痛、神疲乏力、纳呆、浮肿等症状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而胁痛、黄疸症状改善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在腹胀痛、神疲乏力及黄疸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4.治疗前两组肿瘤抗原125(CA-125>、血小板(PLT)、碱性磷酸酶(ALP)、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及白蛋白(ALB)均存在异常,但两组间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PLT、ALB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Ca-125、ALP、AST、ALT、TB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对照组的PLT、ALB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或p<0.01),Ca-125、ALT较治疗前降低(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相比Ca-125、PLT、ALT、TB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本研究表明,治疗组合用甘遂甘草胶囊和对照组单纯西医常规治疗肝硬化腹水均能明显改善肝硬化腹水病人的临床症状,但在增加尿量、减少腹围、降低CA-125、ALT与胆红素水平方面合用甘草甘遂胶囊疗效更突出,对肝硬化腹水有较好的近期疗效。说明合用甘草甘遂胶囊治疗肝硬化腹水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但其具体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探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