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消痔液经肛门电离治疗痔出血的临床研究
【6h】

消痔液经肛门电离治疗痔出血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痔的概念

1. 祖国医学对痔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痔的认识

第二节 痔的治疗现状

1. 中医治疗现状

2. 西医治疗现状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1 资料来源

1.2诊断标准

1.3纳入标准:

1.4排除标准

1.5病例的脱落和剔除

1.6 评价标准

2. 研究方法

2.3 调查方法

2.4质量控制

2.5统计方法

3. 结 果

3.1一般资料

3.2治疗情况比较

3.3安全性及副反应观察

3.1研究目的

3.2研究结果分析

3.3消痔液处方及其机理分析

结语

1. 结论

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痔是人类特有的常见病、多发病。据有关普查资料表明,肛门直肠疾病的发病率为59.1%,痔占所有肛肠疾病的87.25%,而其中又以内痔最为常见,占所有肛肠疾病的52.19%。近20年来,人们对痔疮发生机制及其解剖、生理、病理的认识不断深入,逐渐明确了痔的本质是肛垫病理性肥大增生。多数医家已经认同不可“见痔就治”——无症状的痔无需治疗,有症状的痔无需根治,根据肛垫的病理生理发展过程及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合理的疗法选择。所以内痔的保守治疗日益受到肛肠科医生的重视。保守治疗以其良好的疗效和易接受的实用性,成为本病治疗的重要方法。探索优良的配方、方便的剂型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目标。
  目的:探讨应用消痔液电离治疗痔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用药寻求一种新的有效选择。
  方法:按照随机、对照、盲法的科研设计原则,对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63例(男30例,女33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消痔液在电离的作用下对痔核的影响);对照组(口服地奥司明片加太宁栓塞肛),观察患者的出血时间、出血量、疼痛、痔核大小、痔核粘膜改变、肛门坠胀等情况,并观察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等指标,应用统计软件 SPSS13.0建立数据库,将收集的数据准确录入后通过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果。
  结果:63例患者的研究结果发现:试验组在治疗便血、肛门坠胀、痔核大小变化方面、肛门瘙痒、痔核表面粘膜、肛门粘液性分泌物等方面,与对照组有显著性的差异。试验组在缓解疼痛方面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试验组在出血、肛门坠胀、痔核大小变化、肛门瘙痒、痔核表面粘膜、肛门粘液性分泌物方面和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试验组在治疗的第3天开始有疗效,所以治疗最少2次才能看到效果,在第7天达到最好的疗效,试验组明显优于治疗组。
  结论:
  1.消痔液试验组在治疗便血、肛门坠胀、痔核大小变化、肛门瘙痒、痔核表面粘膜、痔核表面粘膜、肛门粘液性分泌物方面是有效的,可以明显缩短痔出血的量和次数。
  2.消痔液试验组在一定程度上在肛门疼痛方面的疗效与地奥司明加太宁栓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3.消痔液治疗痔出血是安全可靠的,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和局部皮肤过敏反应,价格低廉、易于实施、无痛等优点。
  4.消痔液是治疗痔出血方面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用药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选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