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葛花、枳椇子药对的药学研究
【6h】

葛花、枳椇子药对的药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第一节 有关葛花枳椇子古今的记载及运用

第二节 葛花和枳椇子的现代研究概况

第二部分 质量研究

第一节 葛花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第二节 葛花正品与伪品的鉴别

第三节 枳椇子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第四节 葛花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第五节 葛花HPLC指纹图谱研究

第六节 枳椇子HPLC指纹图谱研究

第三部分 葛花枳椇子药对初步研究

第四部分 化学成分研究

第一节 葛花化学成分系统预试验

第二节 葛花化学成分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

第一节 枳椇子化学成分系统预试验

结语

1 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以葛花(Flos Puerariae)和枳椇子(Semen Hoveniae)为研究对象,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本草考证,进行药材质量标准、总黄酮提取纯化工艺、指纹图谱和化学成分研究等内容,目的在于建立葛花和枳椇子药材的质量标准并进行此药对的初步药学研究,从而有效地控制药材的质量,进一步了解其主要药效的物质基础,为充分开发其药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葛花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lobata(Willd.)Ohwi的花[1],始载于《名医别录》,现由《中药部颁标准》收载。其功用为解酒醒脾,治伤酒发热烦渴、不思饮食、呕逆吐酸、吐血、肠风下血[2],是传统医学中最具代表性的解酒药物。此药能清胃中之热,又能开胃中清阳之气,故能治热邪陷于阳明,胃中清阳不升之症。枳椇子为鼠李科植物枳椇(Hovenia dulcis Thunb)的干燥成熟种子,始载于《新修本草》,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收载。枳椇子作为传统解酒药,在民间被广泛使用,本品具有清热利尿、解酒毒之功效,主治酒病、烦热、口渴、呕吐、二便不利症,其中治疗酒病是其最常用的功效。本文针对葛花和枳椇子药材质量标准不完善,没有含量测定项这些不足之处对其质量标准进一步完善,并对葛花枳椇子药对进行初步的药学研究。各收集了10个不同产地的药材,进行了薄层鉴别;葛花还确定了药材中杂质、水分、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的限度;测定了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建立了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葛花药材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材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以提高葛花和枳椇子药材的质量控制水平。
  对葛花药材中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不同乙醇浓度,溶媒倍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总黄酮提取率和纯度的影响,建立了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最终确立了最佳的提取工艺。并用大孔吸附树脂对总黄酮粗提物进行了纯化处理,筛选了不同型号的树脂,考察了树脂的静态、动态吸附性能,并对上样液浓度和流速,洗脱溶剂浓度和体积等相关因素进行了优化,确立了最佳的纯化工艺。
  对10个产地的葛花和枳椇子药材和相应的总黄酮提取物(中间体)进行了HPLC指纹图谱研究,通过色谱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各自的指纹图谱及检测方法,分别标定了共有峰,以控制药材的质量。参照国家药监局颁布的《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暂行)》及运用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年A版)对指纹图谱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10批葛花和枳椇子药材和相应的总黄酮提取物(中间体)的相似度都在0.9~1.0之间。
  化学成分研究方面,从葛花药材中分离得到2个异黄酮成分,并对其进行了相应的结构解析或确认,可以作为药材和制剂质量控制的指标成分。关于葛花和枳椇子化学成分的系统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