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医药辨证论治辅助治疗AS的临床研究
【6h】

中医药辨证论治辅助治疗AS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一部分 强直性脊柱炎研究综述

一、古代中医学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

二、当代中医学对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概况

(一)病因病机

(二)辨证论治

(三)中药作用机理研究

三、现代医学对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概况

(一)强直性脊柱炎的流行病学

(二)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病机

(三)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表现

(四)强直性脊柱炎的西医治疗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研究对象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一)试验设计

(二)施加因素

(三)随机方法

(四)试验方案

(五)观察指标

(六)疗效判定标准

(七)统计学分析

三、技术路线

第三部分 临床实验结果

一、一般资料

(一)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比较

(二)两组患者治疗前主症分布的比较

(三)两组患者治疗前次症分布的比较

(四)两组患者治疗前整体功能比较

(五)两组患者治疗前主要体征比较

(六)两组患者治疗前实验检测指标异常比较

(七)两组患者治疗前双侧骶髂关节X线正位片异常情况分布比较

(八)两组治疗前HLA-B27检测情况分布

二、治疗结果

(一)疾病总疗效分析

(二)临床症状疗效分析

(三)治疗前后两组整体功能积分的比较

(四)两组治疗前后主要体征变化的比较

(五)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分析

(六)两组治疗前后骶髂关节X线正位片变化的比较

(七)不良反应

第四部分 分析与讨论

一、治疗前一般资料分析

二、治疗后两组患者疗效分析

三、讨论

四、本研究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基于临床上所见强制性脊柱炎(AS)患者以中青年患者居多,结合笔者导师对该病多年的研究经验,认为强直性脊柱炎病机关键是“本虚标实,筋失所养,湿热痹阻筋络”,因而以“祛湿热、补肾养血、舒筋通络”为基本治疗大法,以导师多年临床经验为基础,在四物汤的基础上,辨证使用各种藤类中药治疗该病,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本研究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中医药辨证论治辅助治疗AS的疗效观察,探索中医药辨证论治治疗AS的病机、治法、处方用药规律,为制订中医药辨证论治治疗强制性脊柱炎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及临床依据。
  方法:选择临床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按试验组:对照组=1:1共计62例患者通过查随机表得出随机数字,进行筛选后,按照患者就诊时间进行简单随机分组,分别给予中医药辨证论治汤药口服加尼美舒利胶囊、基础治疗与尼美舒利胶囊、基础治疗。试验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最后共收集病例62例。试验组及对照组病例均无脱失。
  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前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程、主症、次症、整体功能分级等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基线基本一致。对两组病人分别进行治疗前后评分比较,试验组病人治疗后在临床症状、整体功能、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等方面都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病人治疗后在临床症状、整体功能、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等方面也都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骶髂关节炎x线片分级未见明显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经治疗后试验组骶髂关节炎x线片分级表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在维持骶髂关节炎的病情稳定性方面试验组比对照组疗效显著;而在枕墙距改变方面两组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评分改善程度比较,其中就临床症状、整体功能、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而言,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枕墙距、胸廓扩张度等方面改善程度,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中医药辨证论治辅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精神、行为状况、日常活动能力以及运动能力。对于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早期的中医药辨证论治干预治疗在改善AS患者症状、延缓病程进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及进一步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