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清心培土法对特应性皮炎患者IL-2/TNF-α及其受体的影响和疗效评价
【6h】

清心培土法对特应性皮炎患者IL-2/TNF-α及其受体的影响和疗效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特应性皮炎的禀赋发病因素和心脾病机的理论

2 特应性皮炎的免疫机制研究进展

3 清心培土法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的制衡策略

4 既往的研究基础

5 特应性皮炎中药复方的脏腑归经规律研究

6 国外和香港运用中医药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研究分析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开展临床研究的思路

2 特应性皮炎积分指数的可靠性评价

3 清心培土方联合用药治疗特应性皮炎的序贯试验

4 清心培土方联合用药治疗特应性皮炎18例随访分析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及临床意义分析

1 选择实验指标的思路

2 特应性皮炎白介素2及可溶性受体检测和意义

3 特应性皮炎肿瘤坏死因子及可溶性受体检测

4 清心培土方联合用药治疗特应性皮炎对细胞因子及可溶性受体影响

结语

1 创新点

2 小结

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1本文所涉及的部分英文缩略语及中英文对照(按首字母排序)

附2 特应性皮炎中药复方的脏腑归经规律研究附方

附3 特应性皮炎诊断标准

附4 SCORAD指数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自1992年SheeHan等在《柳叶刀》和《英国皮肤病杂志》发表了中医药治疗特应性皮炎可能有效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以来,中医药做为一种潜在的有效治疗方法,被越来越多地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本文从中医药治疗特应性皮炎的文献研究,序贯试验和较长期的随访观察,以及免疫学角度探讨了清心培土法的疗效和作用机理。
  第一部分文献研究
  目的:
  探讨特应性皮炎的基本病因和主导病机。分析中医药治疗特应性皮炎的辨证论治规律。阐述清心培土法治疗特应性皮炎的心脾制衡策略。
  方法:
  根据文献分析中医学认识特应性皮炎的历史沿革。根据历代医家的认识,结合特应性皮炎发病特点和临床特征,分析其主导病机和治则治法。全面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中药复方治疗特应性皮炎的文献,运用脏腑辨证结合以方测证的方法分析特应性皮炎中医治疗文献的辨证论治规律。以文献研究结合既往的研究基础阐述清心培土法治疗特应性皮炎的制衡策略。
  结果:
  特应性皮炎病因主要归于先天禀赋不耐、胎毒遗热,主导病机关乎心火,脾虚,心火耗伤元气,脾虚导致心火,心火脾虚交织互见,虚实错杂。
  辨证复方治疗特应性皮炎侧重于运用心经药物,辨病复方治疗特应性皮炎侧重于运用肝经药物,日本汉方治疗特应性皮炎侧重于运用肺经药物;三者均将脾经作为最重要的药物治疗靶点。心脾、肝脾、肝肾、脾肺经用药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P<0.01,P<0.01,P<0.01)。
  清心培土法注重心脾动态制衡关系,强调清心法和培土法的共存。它在反映心脾药物消涨使用的同时,又强调泻心与健脾药物相辅相成的作用。
  结论:
  禀赋不耐是特应性皮炎发病的根本原因,胎毒遗热是发病的主要诱因,心火旺、脾胃虚是其主导病机。
  中医药治疗特应性皮炎首先重视脾经,并关注脏腑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
  清心培土法是在特应性皮炎心脾病机的认识基础上而提出的治法,其蕴含的制衡策略尤其适用于复杂的病例存在心火脾虚交织互见的状况,具有自身的鲜明特色。
  第二部分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特应性皮炎积分(SCORing AD,SCORAD)指数在评估特应性皮炎病情严重程度中的可靠性。
  在以往的研究基础上,开展清心培土法治疗特应性皮炎的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评价。
  方法:
  SCORAD指数内部相关性分析采用SCORAD指数评估特应性皮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析SCORAD指数3个单项之间以及单项与总分之间的相关性。
  序贯试验以特应性皮炎评分指数(SCORAD)为疗效评价指标,采用序贯试验设计的方法评价清心培土方联合用药治疗特应性皮炎患者1月后的疗效。
  随访分析采用电话随访2005年2月-2007年10月在本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特应性皮炎临床确诊患者,随访者围绕基本痊愈、好转、无效三级病情详细询问患者或患者家属,总体评价清心培土法治疗特应性皮炎的远期疗效。
  结果:
  SCORAD指数的皮损面积与皮损强度、SCORAD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541,0.743;P<0.002,0.000)。皮损面积与主观症状无显著相关(r=0.296,P>0.05)。皮损强度与主观症状、SCORAD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403,0.881;P<0.027,0.000)。主观症状与SCORAD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704;P<0.000)。
  序贯试验试验至第7例患者时,试验线触及U界,说明清心培土方联合用药治疗特应性皮炎有效。
  随访分析共随访了18例患者,停药时间在3月-22月之间。结果基本痊愈5例,好转8例,无效5例,痊愈率27.78%,有效率72.22%。
  结论:
  SCORAD指数在评估特应性皮炎病情中具有良好的内在一致性和可靠性。本研究运用SCORAD指数评估特应性皮炎病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清心培土法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应性皮炎的近期疗效肯定。以清心培土法为主的联合用药方案治疗特应性皮炎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在缓解病情,减少复发,减少外用激素和抗组胺药物用量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第三部分实验研究及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
  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认为天然免疫系统和调节性T细胞在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机制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二者与Th1/Th2失衡存在密切的联系。本研究以血清IL-2/sIL-2R、TNF-α/sTNFR的状况,作为研究特应性皮炎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天然免疫系统免疫状态的切入点。对特应性皮炎患者的免疫失调状况及其与病情的相关性进行探讨。还探讨了清心培土法干预后特应性皮炎患者免疫状况和病情的变化。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30例特应性皮炎患者及20例正常人血清中IL-2、sIL-2R、TNF-α、sTNFR水平。采用SCORAD指数评价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析其与血清IL-2、sIL-2R水平、TNF-α、sTNFR的相关性。
  采用ELISA方法检测9例特应性皮炎患者治疗前后IL-2、sIL-2R、TNF-α及sTNFR的水平以及运用 SCORAD指数评价病情的变化,进行自身前后比较,分析免疫指标与病情变化的相关性。
  结果:
  与正常人对照组相比,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IL-2、TNF-α水平下降,但无显著差异(P>0.05),患者血清sIL-2R、sTNF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01)。患者血清sIL-2R水平的变化分别与皮损面积呈显著正相关(r=0.37,P<0.05),与患病时间呈显著负相关(r=-0.398,P<0.05)。患者血清TNF-α、sTNFR水平分别与SCORAD、患病时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
  9例特应性皮炎患者治疗前后比较,经治疗后IL-2、sIL-2R显著上升(P<0.05);经治疗后sTNFR、SCORAD积分显著下降(P<0.05);经治疗后的TNF-α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后sTNFR与主观症状出现了显著相关性(P<0.05)。sIL-2R与病情的相关性增强,与皮损面积、主观症状、SCORAD均呈显著相关(P<0.05)。
  结论:
  特应性皮炎患者sIL-2R升高与特应性皮炎的皮损面积和患病时间有关。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增高的sIL-2R可增加其中和IL-2的能力,导致免疫失调,在特应性皮炎病情活动或迁延过程中发挥作用。
  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高水平的sTNFR可加强其中和循环中的TNF-α的能力,继而引起TNF-α介导的抗感染和抗炎症反应能力下降,在AD的免疫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
  清心培土方联合用药治疗特应性皮炎可促进Th1型细胞因子IL-2增加,降低sTNFR水平,提高TNF-α的活性,缓解病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