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MRI动态增强扫描与DSA检查对肝硬化癌变结节的评价
【6h】

MRI动态增强扫描与DSA检查对肝硬化癌变结节的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一、 肝硬化结节的病原学因素

二、 肝硬化临床表现

三、 肝硬化结节的病理学分类及其相互关系

四、 肝硬化癌变结节的影像诊断及研究进展

(一)超声对肝硬化癌变结节的诊断价值及研究进展

(二)CT对肝硬化癌变结节的诊断价值及进展

(三)肝硬化癌变结节的MRI诊断及研究进展

(四)DSA对肝癌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 研究目的

二、 材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检查方法

(三)观察指标

(四)病理分析

(五)统计学方法

三、 研究结果

(一)病灶的检出

(二)MRI表现

(三)DSA表现

四、 讨论

(一)肝硬化癌变结节的影像学表现

(二)MRI和DSA对肝硬化结节癌变的检出敏感性

(三)影像学检查与临床的相关性

(四)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缩略语对照

附录二、肝硬化结节病理演变过程

附录三、肝硬化结节癌变过程中的血供改变规律

病例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
  回顾分析肝硬化癌变结节MRI动态增强扫描的影像学特征,与肝动脉DSA检查对照,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与DSA在肝硬化不良结节癌变诊断中的价值,提高对肝硬化癌变结节的影像学诊断水平。
  研究方法:
  对2007年1月-2008年12月的48例经病理、临床随访证实的60个肝硬化癌变结节的MRI动态增强扫描及DSA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35~70岁,平均52岁。乙型肝炎患者35例,丙型肝炎患者13例,肝硬化病史2~7年。所有病例均接受MRI常规轴位的T2WI、T1WI、T2WI压脂平扫,冠状的T2WI,及新型MRI造影剂(钆贝葡胺Gd-BOPTA)增强的轴位三期动态、肝胆期扫描(60min延迟)及DSA检查。MRI检查采用Philips Intera1.5T,梯度场强33mT,梯度切换率100mT/ms型超导磁共振扫描仪,扫描线圈为Sense body线圈。对全部病例的MRI影像表现进行分析,与DSA图像对照,对肝内结节病灶的显示情况及病灶的性质做出判断。统计方法:将资料输入电脑,建立数据库,整理数据,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对肝内小结节的MRI平扫、动态增强扫描、肝胆期显示和可检出性进行X2(卡方)检验,且运用X2检验来比较MRI及DSA对≤2cm和>2cm癌变结节的敏感性的差异,检验水平α=0.05。
  研究结果:
  MRI平扫,48例60个肝硬化结节癌变病灶中,37个在T1WI上呈等或低信号,10个在T1WI上呈高信号,36个在T2WI上呈高或稍高信号,6个病灶表现为“结节中结节”,18个呈等或低信号,T2WI抑脂序列上41个病灶呈高信号。Gd-BOPTA动态增强扫描中:
  ①血液动力学期(动态及延迟期):病灶呈“速升速降”强化表现的为39个,呈缓升速降型10个,持续强化型6个及均无强化5个;
  ②肝胆期(排泄期):50个结节呈均匀稍低信号。DSA检出病灶57个,其中有7个病灶为MRI检查中未检出。平扫+动态期+肝胆期MR较单纯平扫或平扫+动态期检查对癌变结节诊断率最高,为83.3%(P<0.05),差距具有显著意义,与DSA比较,其对于≤2cm的结节检出敏感性较低为71.9%(P<0.05),差距具有显著意义;对于>2cm的结节检出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结论:
  MRI检查尤其是具有双相增强作用的造影剂检查可以作为肝硬化癌变结节检出和鉴别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方法,与DSA比较,对于>2cm的结节检出差异无显著意义,但对于≤2cm癌变结节的敏感性较低。MRI和DSA联合检查,可以明确结节血供情况,评价结节性质,提高癌变结节的诊疗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