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78例足细胞病的临床表现病理分型与中医证候分布相关性分析
【6h】

178例足细胞病的临床表现病理分型与中医证候分布相关性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 西医对足细胞病认识

2 中医对足细胞病的认识

3 足细胞病的中医药治疗

第2章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3 数据录入管理及统计分析

4 研究结果

第3章 讨 论

1 立题依据

2 足细胞病病理类型的分布特点及其变化

3 中医证候分布特点

结语

1 足细胞疾病的分布情况

2 肾小球疾病的中医证候与西医病理类型的相关性

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
  足细胞即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被覆于肾小球基底膜(glomerulor basement membrane,GBM)外侧,与GBM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共同构成了肾小球滤过膜。足细胞是避免机体蛋白质丢失的最后一道屏障,足细胞损伤或丢失可导致大量蛋白尿及肾小球硬化。近年来研究发现足细胞结构或功能异常在部分肾病综合征发病中起关键作用,2002年Barisoni等首次将这类由足细胞结构及功能异常引起的肾病综合征称之为足细胞病。特发性足细胞病主要包括微小病变(MCD)、膜性肾病(MN)、局灶阶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目前国内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类疾病,因此,了解本病的发展趋势、临床表现、病理类型分布情况及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可为中医辨证提供现代病理方面的客观指标,进而提高临床中西医治疗水平。
  研究目的:
  本课题通过对2002年8月—2011年03月广东省中医院肾内科肾穿刺活检术病理报告符合微小病变(MCD)、膜性肾病(MN)、局灶节段性肾小球肾炎(FSGS)的特发性足细胞病的178例患者的病理资料及临床资料进行汇总,了解足细胞病的发病趋势及临床表现,并探讨其病理分型与中医证候分布的联系
  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广东省中医院肾内科2002年8月—2011年3月因肾脏疾病行经皮肾活检患者的一般资料,参照WHO肾小球疾病、肾小管间质疾病、肾血管疾病组织学分型修订方案,结合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免疫病理及超微结构改变特点,病理符合足细胞病的178例患者。再参照l977年北戴河中华医学会肾炎座谈会及1986年全国第二次中医肾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辩证分型方案对各病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根据频数结果统计出我院肾活检提示足细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资料及中医证候的分布情况,应用相关性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分别对微小病变(MCD)、膜性肾病(MN)、局灶节段性肾小球肾炎(FSGS)患者的中医证候、临床特点及相关临床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其具体的、内在的相关性联系。
  研究结果:
  1.本组178例患者中MCD共68例,占38.2%,MN共67例,占37.6%,FSGS共43例,占24.2%。行肾活检时的平均年龄(36.32±16.69)岁,范围(13-72)岁,高发年龄段为20--29岁,其中男性92例(占51.7%),女性86例(占48.3%)。
  2.68例MCD患者中,男性38例,占55.9%,女性30例,占44.1%,平均年龄为(30.90±14.539)岁,高发年龄为20—29岁。67例MN患者中,男性26例,占38.8%,女性41例,占61.2%,平均年龄为(45.93±16.30)岁,高发年龄为50--59岁。43例FSGS患者中,男性28例,占65.1%,女性15例,占34.9%,平均年龄为(29.93±13.50)岁,高发年龄为13—19岁。
  3.178例患者入院时的西医临床诊断中,总体肾病综合征(NS)最多见,143例(占80.3%),非肾病综合征者35例(占19.7%)。中医诊断,总体以水肿最多见,147例(占82.6%),尿浊者29例(占16.3%),尿血2例(占1.1%)。本组资料中以NS为主要临床表现(分别为92.6%、77.6%、65.1%)。
  4.我院MCD、MN、FSGS的中医证候均以本虚标实证为主,分别占86.8%、98.5%、100%。本虚证均以脾肾气虚证多见,分别为69.1%、77.6%、67.4%,标实证以湿热证多见,分别为52.9%、50.7%、53.5%。75.8%的患者兼夹有血瘀证。不同病理类型间的证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5.本组资料中85.5%的电镜观察结果起到了确定光镜诊断的作用,部分病理诊断如微小病变、早期膜性肾病等,因电镜结果而得到了确诊和修正。
  研究结论:
  足细胞疾病是一类以足细胞结构或功能受损导致的肾脏病理改变,以出现大量蛋白尿为主要表现,分析我院肾穿刺活检病理符合足细胞病的1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提示此类患者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为主,中医证候表现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肾气虚为主,标实以湿热、血瘀为主,提示我们在治疗此类疾病时以補益脾肾、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法,能收到良好的临床疗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