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体质调查分析
【6h】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体质调查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现代医学研究

1 .1.1 定义

1 .1.2 病因病机

1 .1.3 诊断

1 .1.4 治疗

1.2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

1 .2.1 中医病名

1 .2.2 中医病因病机

1 .2.3 中医辨证分型

1 .2.4 中医治疗

1.3 中医体质文献研究

1 .3.1 定义

1 .3.2 体质的分型

1 .3.3 体质影响因素

1 .3.4 体质的应用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对象

2 .1.1 病例来源

2 .1.2 诊断标准

2 .1.3 纳入标准

2 .1.4 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 .2.1 样本估计

2 .2.2 实验设计方法

2 .2.3 计算方法

2 .2.4 统计学处理

2 .2.5 技术路线图

2.3 研究结果

2 .3.1 研究样本

2 .3.2 病例组结果

2 .3.3 对照组结果

2 .3.4 研究结果与分析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3.1 结果分析

3 .1.1 病例组资料分析

3.2 对比分析

3 .2.1 体质偏僻

3 .2.2 体质分布

3.3 结果讨论

3 .3.1 未病先防

3 .3.2 即病防变

3 .3.3 病后调护

3.4 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展望

3 .4.1 存在的问题

3 .4.2 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体质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该病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与健康人群进行对比,为该病的防治调养提供依据。
  方法:病例组150例,来源于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至广东省中医院胃镜室、住院部及门诊就诊,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对照组150例,来源于广东省中医院总院治未病中心进行体检健康人群。FD病例收集结束后,按年龄分布进行分组。与FD年龄分布相匹配,按照体检号顺序查阅电脑资料获取对照组病例。两组体质辨识均采用2009年4月出台的《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将记录的资料输入SPSS数据库,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结果:共有1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纳入病例组。其中女性96例,男性54例,分别占64%和36%。在各年龄段中,以20-30岁患病率最高,为36.7%;31-40岁次之,患病率为23.3%;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递减。病例组及对照组平和质所占比例分别为12.7%和16%。均以偏颇质及兼杂体质为主。病例组体质以阳虚质、气虚质、气郁质和血瘀质为主。病例组阳虚质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研究表明,功能性消化不良中,青中年发病率高。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病例组及健康人群均以偏颇体质及兼杂体质为主。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较健康人群阳虚质、气郁及血瘀质所占比例增高,可能与饮食的调护、生活作息及情志相关。通过运用中医体质理论和临床调查的方法,从体质调查入手,通过简便的体质辨识做到未病先防,即病防变和病后调理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