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针药结合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6h】

针药结合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的认识

一、流行病学研究

二、危险因素

三、发病机制

四、预防措施

五、西医治疗

第二节 中医学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的认识

一、病因病机

二、病位

二、中医治疗

三、实验研究

第三节 总结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一般资料

一、病例来源

二、病例选择标准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二、治疗方法

三、观测指标

四、疗效评价标准

五、统计方法

第三节 研究结果

一、基线统计分析

二、结果统计分析

五、脱落病例

第三章 讨 论

第一节 临床疗效分析

一、针刺选穴旨在调任通督、扶正祛邪

二、灸大包旨在虚则补之、温而化之

三、中药旨在益气化痰、补益脾肺

第三节 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观察针灸结合中药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对不同中医证型疗效进行客观分析;探求中医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作用机理,及其发生、转归与卒中后机体功能恢复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提供诊疗思路及最佳治疗方案。
  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50例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25例。两组均施以内科基础治疗,包括控制颅压、血压、血糖、血脂,改善脑代谢,营养支持,维持水盐电解质平衡,对症治疗等。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针刺、灸大包穴结合中药的中医治疗;对照组:采用抗菌、祛痰止咳药物的西医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胸部影像学检查的变化,评价其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两组间和各中医证型疗效的差异性。
  结果:
  1.临床总疗效: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其中治愈率为24%;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80%其中治愈率为16%。经统计学处理,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及治愈率无显著性差异(Ρ>0.05)。
  2.中医证型疗效:
  痰湿蕴肺型:治疗组中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50%;对照组有效率为66.67%,治愈率为0%。
  肺脾两虚型:治疗组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40%;对照组有效率为80%,治愈率为0%。
  痰热壅肺型:治疗组有效率为71.43%、治愈率为0%;对照组有效率为87.50%,治愈率为37.50%。
  脾肾两虚型:治疗组有效率为83.33%、治愈率为0%;对照组有效率为83.33%,治愈率为16.67%。
  经统计学处理,痰湿蕴肺型、肺脾两虚型、痰热壅肺型两组间有效率及治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Ρ<0.05),痰湿蕴肺型和肺脾两虚型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痰热壅肺型对照组优于治疗组;治疗组组内比较,痰湿蕴肺型、肺脾两虚型优于痰热壅肺型、脾肾两虚型,Ρ<0.05。
  3.症状体征积分:治疗后两组对咳嗽、咯痰、喘息、神疲乏力、发热、肺部啰音等症状体征均较治疗前改善。在咳嗽、咯痰、神疲乏力改善方面,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Ρ<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4.实验室检查: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白细胞异常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比对照组白细胞异常率降低更明显,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5.住院时间:治疗组的住院时间14.88±4.32天,对照组22.36±6.38天,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住院时间。
  6.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后、随访1月后两组的NHIS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l月后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结论:
  1.针灸结合中药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有确切疗效。与西药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总疗效相当,但对痰湿蕴肺型、肺脾两虚型针灸结合中药组优于西药对照组。
  2.本方法能够改善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促进机体神经功能的恢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