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和胃降逆方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研究
【6h】

和胃降逆方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与理论研究

第一节 中医学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认识

一、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病名

二、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病机

三、胃食管反流病的辩证分型

四、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治疗

第二节 西医学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认识

一、胃食管反流病的病理机理研究进展

二、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治进展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方案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诊断标准

四、纳入标准

五、排除标准

六、中途退出和脱落病例判定标准

七、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九、统计方法

第二节 研究结果

一、结果

二、讨论

结语

一、结论

二、不足

三、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
  近年来,胃食管反流病越来越被大家所认识,其发病率也越来越高。GERD的主要症状为:烧心、反酸、反胃、嗳气、胸痛等,另有一些食管外的刺激症状,如咳嗽、哮喘等。因此,本病可分别属于中医“反酸”“嘈杂”“胸痹”等。其发病机制主要是食管抗反流防御机制减弱和反流物对食管粘膜的攻击作用增强。治疗上,西医主要是抑酸、促动力药合用。中医则主要是辨证治疗和基本方加减两个方法。
  目的:
  本课题旨在研究和胃降逆方干预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短期机理,观察GERD患者接受1个月疗程治疗前后胃电、食管动力、食管酸反流、胃镜等的变化,探寻和胃降逆方干预治疗GERD的作用靶点和机制,并通过与PPI西药组、PPI西药合中药组进行比较,探索有效、价廉、不良反应小的治疗方法,积极探索中医药治疗GERD的新方法。
  方法:
  所有入选患者按随机号安排入各治疗组(共3组,每组30例),分别为中药组、西药组、中西结合组。治疗期间禁用其他抑酸药及促胃肠动力药;禁食刺激性食物;禁烟酒。疗程1个月。在基线期(治疗前)进行胃镜检查,症状评分,胃电、食管动力、酸反流参数等的测定。观察结束停药后一周,再进行上述指标的复查(NERD患者无需复查胃镜)。3个月后再次进行症状评分。
  结果:
  各治疗组治疗后食管动力、胃电参数、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酸反流指标明显下降。组内比较,治疗后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中西医药结合组与中药组和西药组比较,有统计学意(P﹤0.05),中药组和西药组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和胃降逆方能明显改善肝胃郁热型GERD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机理在于:和胃降逆方可以提高食管远端蠕动功能和下食管括约肌压力,改善胃动力,改善胃排空,明显减轻酸反流,减少食管酸暴露时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