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视功能与水肿形态及中医证型相关研究
【6h】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视功能与水肿形态及中医证型相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黄斑水肿形态结构的研究

1.2 微视野对DME的临床应用研究

1.2.1 微视野的临床运用

1.2.2 运用微视野对DME临床研究

1.3 中医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黄斑水肿的认识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视力与中心凹1mm直径平均厚度、水肿容积、水肿面积的关系

2.3.2 10°平均光敏度与中心凹1mm直径平均厚度、水肿容积、水肿面积的关系

2.3.3 注视稳定性与中心凹1mm直径平均厚度、水肿容积、水肿面积的关系

2.3.4 黄斑水肿类型与视力关系

2.3.5 黄斑水肿类型与10°平均光敏度关系

2.3.6 黄斑水肿类型与注视稳定性关系

2.3.7 中医证型与视力关系

2.3.8中医证型与10°平均光敏度关系

2.3.9中医证型与注视稳定性关系

2.4 讨论

2.4.1 DME视功能与水肿形态学改变的相关性

2.4.2 DME水肿类型与视功能相关性

2.4.3 中医证型与视功能相关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FFA与OCT各项形态学观察指标与视力、微视野提供的视功能各项观察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中医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分型和视功能相关性。
  方法:随机选择符合DME诊断标准的患者30例(56眼),行眼科常规检查、FFA、OCT和微视野检查,并进行中医症状和体征的采集。记录最佳矫正视力、FFA指标(包括黄斑水肿类型及用IMAGE net2000图像分析系统,手动圈出的黄斑水肿面积)、OCT指标(包括计算机软件分析的黄斑中心凹1mm直径平均厚度及黄斑水肿容积)、微视野指标(包括10°平均光敏度、根据2°和4°范围内固视点的分布比例对注视稳定性分级),中医证型分型根据阴虚燥热证、气阴两虚证、脾肾两虚证、瘀血内阻证、痰瘀阻滞证进行辨证分类。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56眼中,视力0.1-0.3者29眼,0.3-0.6者16眼,0.6-0.9者11眼。局限性水肿6眼,弥漫性水肿27眼,囊样水肿23眼。10°平均光敏度小于10db者8眼,10-15db者31眼,15-20db者17眼。注视稳定者19眼,注视相对不稳定者22眼,不稳定者15眼。中医证型属于气阴两虚证者16眼,脾肾两虚证者27眼,痰瘀阻滞证者13眼。不同水肿类型的视力(P=0.002)、10°平均光敏度(P=0.018)、注视稳定性(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水肿类型间两两比较,囊样水肿与弥漫性水肿的视力(P=0.192>0.05)和10°平均光敏度(P=0.701>0.05)的差别都没有统计学意义,但与局限性水肿差别都有统计学意义。局限性水肿与弥漫性水肿的注视稳定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9>0.05),但与囊样水肿差别均都有统计学意义。不同中医证型的视力(P=0.031)、10°平均光敏度(P=0.000)、注视稳定性(P=0.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⑴随着黄斑水肿容积、面积、中心凹1mm直径厚度的增加,患者视力、10°平均光敏度都下降及固视稳定性变差。⑵随视力、10°平均光敏度降低及固视稳定性变差,水肿类型由局限性水肿向弥漫性水肿、囊样水肿变化。⑶当患者发生局限性黄斑水肿时,要积极干预、早期治疗,随着病情进展,患者视力、10°平均光敏度将发生更大程度的损害。⑷囊样水肿对注视稳定性的抑制程度比局限性水肿与弥漫性水肿更大。⑸随视力、10°平均光敏度降低及固视稳定性变差,中医证型由气阴两虚证向脾肾两虚证、痰瘀阻滞证变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