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温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
【6h】

温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现代医学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认识

1.1.1 定义

1.1.2 痉挛性瘫痪的病因病理

1.1.3 西医治疗现状

1.2 温针灸的理论研究和运用现状

1.2.1 理论研究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对象

2.1.1 受试者来源及分组方法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1.5 剔除标准

2.1.6 研究技术路线

2.2 研究方法

2.2.1 分组方法

2.2.2 治疗方法

2.2.3 治疗时间

2.2.4 基础治疗

2.2.5 治疗意外及处理

2.2.6 疗效评定指标

2.2.7 疗效评定标准

2.2.8 统计方法

2.3 研究结果

2.3.1 治疗前两组基线数据比较

2.3.2 结果与分析

2.4 不良反应

第三章 讨论

3.1 课题的立题背景

3.2 疗效结果分析

3.3 温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理论研究

3.3.1 温针灸的作用

3.3.2 温针灸选穴依据

3.3.3 期待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 录 一:修订的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

附 录 二:临床痉挛指数的内容及评定标准

附 录 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Barthel指数)

附 录 四:Fugl-Meyer评测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及安全性,并初步探讨其作用与机理,为临床提供一种疗效确切、易于操作的治疗方式。
  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60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成温针灸治疗组30例及电磁波照射对照组30例,两组取相同穴位,在临床判定病情稳定后第二天立即给与针刺治疗。每天治疗一次,5天为一疗程,共治疗三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量表评分,临床痉挛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及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测,评价这两种方法的疗效。
  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痉挛分级、CSI指数以及肢体运动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痉挛分级情况、降低临床痉挛指数和改善肢体运动功能上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两组方法的效果没有明显差别,组间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温针灸可以安全有效地改善患者偏瘫肢体的痉挛状态、提高肢体的运动功能,尤其在改善患者痉挛程度、降低痉挛指数及提高肢体运动能力方面明显优于电磁波照射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