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梅花针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临床观察
【6h】

梅花针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展开▼

摘要

背景:
  梅花针疗法也叫皮肤针疗法,是使用梅花针治疗皮肤疾病的方法。是传统针刺疗法重要的一部分,对临床常见的皮肤病疾患,如斑秃、神经性皮炎、带状疱疹等具有显著疗效。该治疗方法操作方便,效果显著,价格低廉,深受医患欢迎。西医对神经性皮炎的治疗方法较多,其中主要以镇静药及激素封闭治疗为主,其长期使用容易引起皮肤萎缩、继发感染、毛细血管扩张等副作用。症状反复亦较为常见。现在我们以西药加上梅花针扣刺局部皮损及辨证扣刺穴位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对照单纯西药治疗进行全面的临床疗效观察,为神经性皮炎的治疗寻找一种安全、疗效较佳的方案。
  目的:
  本研究将客观评价梅花针疗法-----梅花针疗法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疗效及副作用,为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提供一种最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探讨梅花针疗法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可能作用机理。
  方法:
  将60例患者按随机简单数字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香港澳美制药厂制的卤米松涂抹患处,每天两次,加上口服上海先灵葆雅制药有限公司制的氯雷他定片一天0.1mg;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将梅花针、皮损、配穴作常规消毒后,根据皮损形态,在皮损局部,梅花针由外向内螺旋式扣刺。根据皮损形态评分,≦3分予中度扣刺,>3予重度扣刺,以不出血为度。配穴均轻度扣刺,以局部出现红晕为度。3日一次,一周两次。两组均是4周为一个疗程。纳入患者均在治疗前及两周后、四周后给予疗效评分,评分内容为皮损形态、瘙痒度及皮损面积。如实记录,采用t检验与秩和检验进行临床疗效分析。
  结果:
  两组经治疗后,自身皮损形态、皮损面积及瘙痒度的评分比较均较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治疗后比较,皮损形态及瘙痒度评分降低程度治疗组均较对照组优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损面积评分降低程度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治疗后皮损总评分均较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总评分降低程度较对照组优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56.67%,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均未特殊不良反应。
  结论:
  西药配合梅花针辨证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对该病引起的瘙痒、皮损形态、皮损面积均有较好改善效果,证明中西医结合方案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方案。梅花针疗法的机制尚不明确,从梅花针的原理考虑可能是其扣刺皮肤,使邪气更好从皮部外透,局部血气通畅,经络疏通,局部阴阳调和促进局部皮肤生长。且配合辨证取穴,配穴从一定程度上调整内部气机,全身状态起到良好的协调作用,促进皮损的修复。此方案操作简易,安全,值得向临床推荐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