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医辨证配合雷公藤制剂治疗IgA肾病的临床观察
【6h】

中医辨证配合雷公藤制剂治疗IgA肾病的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一章 研究背景

第一节 中医研究概况

一、中医病名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施治

第二节 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一、流行病学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认识

三、病理表现及分级

四、中医证型与病理分级的关系

五、临床表现

六、治疗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一、一般情况

二、Lee's氏病理分级情况

三、证型分布情况

四、主要临床表现分级分布情况

五、证型疗效与分析

六、实验室检查结果与分析

七、病理分级疗效

八、病理分级与证型关系

九、副作用结果与分析

第三节 讨 论

一、证型疗效及证候疗效

二、24h尿蛋白定量等级疗效

三、病理等级疗效

四、兼夹证分布特点

五、毒副作用

结语

一、通过临床观察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二、创新性

三、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配合雷公藤制剂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综合评价中医治疗本病的优势,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方法:
  通过收集纳入研究对象的45例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病理结果等,进行中医分型及证候积分,并以2:1随机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中医组(30例)根据辨证分型立法施治谴方用药为汤剂,配合雷公藤制剂治疗,西医组(15例)按照2011年IgA肾病KDIGO临床实践指南给予西药治疗,二组均3个月为一疗程,视病情继续用药,原则上不超过2个疗程,从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和组间对照,比较不同疗法的总疗效、各证型疗效、蛋白尿等级疗效、病理等级疗效、证候积分、副作用等差异。
  结果:
  1.总疗效:中医组30例,其中有效25例,有效率83.33%;西医组15例,其中有效8例,有效率53.33%,两组比较P=0.032<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证型疗效:(1)阴虚证疗效:共25例,中医组17例,有效16例,有效率94.12%;西医组8例,有效4例,有效率50.00%,中医组有效率优于西医组,两组比较P=0.023,具有统计学差异。(2)气虚证和气阴两虚证疗效:气虚证8例,中医组5例,3例有效,有效率60.00%;西医组3例,2例有效,有效率66.67%,两组有效率相似,P=1.000>0.05。气阴两虚证12例,其中中医组8例,有效6例,有效率75.00%;西医组4例,有效2例,有效率50.00%,中医组有效率高于西医组,但P=0.547>0.05,无统计学差异。
  3.证候疗效:(1)前后自身对照疗效比较,中医组阴虚证治疗前无论是虚证证候或是实证证候,治疗前后积分有显著的差异(P=0.000),而西医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异差无意义。气虚及气阴两虚西医组虚症积分减少(P=0.01),但实证证候积分增加。(2)治疗前后两组间疗效比较:中医组阴虚证治疗后无论虚证证候和实证证候积分下降较西医组明显,均有显著的差异(P=0.001);而气虚证、气阴两虚证西医组治疗后虚证证候积分减少,实证证候积分增加,但都无统计学意义。
  4.24h尿蛋白定量等级疗效及证候积分比较:(1)24h尿蛋白定量<1.0g患者有17例,中医组10例,有效率90.00%,西医组7例,有效率57.14%,中医组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组,P=0.036<0.05,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均减少,均P<0.05,中医组治疗后证候积分较西医组明显减少,P=0.002<0.05,具有统计学差异;(2)24h尿蛋白定量1-3.5g患者有19例,中医组15例,有效率86.67%,西医组4例,有效率50.00%,中医组有效率高于西医组,P=0.178>0.05,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均减少,但中医组P=0.000<0.05,有统计学意义,西医组P=0.086>0.5,无统计学意义,中医组治疗后证候积分较西医组明显减少,但P>0.05,无统计学差异;(3)24h尿蛋白定量>3.5g患者有9例,其中中医组5例,有效率60.00%,西医组4例,有效率75.00%,西医组有效率高于中医组,两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均减少,中医组P=0.048<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西医组P=0.083>0.05,无统计学意义。
  5.病理等级疗效:LeeⅠ-Ⅱ级中医组有效率55.56%,西医组有效率60.00%,西医组有效率略高于中医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eeⅡ-Ⅲ级中医组有效率70.00%,西医组有效率50.00%,中医组有效率高于西医组,P=0.630>0.05,无统计学差异;LeeⅢ-Ⅳ级中医组有效率89.47%,西医组有效率50.00%,P=0.030<0.05,具有统计学差异,中医治疗组疗效优于西医组;LeeⅣ-Ⅴ级中医组有效率75.00%,西医组有效率60.00%,中医组有效率高于西医组,P>0.05,无统计学差异。
  6.病理分级与证型关系:纳入病例中LeeⅠ、Ⅱ级以脾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为主,分别LeeⅢ、Ⅳ级以肝肾阴虚证为主,分别占42.86%,35.71%,Ⅲ、Ⅳ级以肝肾阴虚证为主,占72.41%,Ⅴ级病例数最少。随着病理分级的加重,中医证型由脾肾气虚、气阴两虚向肝肾阴虚演变。
  7.毒副作用:中医组30例患者中,中医组1例出现短暂闭经,停用雷公藤制剂后,月经恢复正常,其余没有发现明显毒副作用。西医组15例患者中,使用激素治疗的有8例,其中2例出现严重肺部感染,其中1例表现为脾肾气虚证,1例表现为气阴两虚证;1例出现骨质疏松副作用,表现为肝肾阴虚证,使用激素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满月脸、痤疮。
  结论:
  1.中医治疗IgA肾病效果良好,特别是对于辨证为阴虚证的患者,中医治疗优势显著。
  2.中医治疗IgA肾病24h尿蛋白定量<1.0g患者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临床证候表现。
  3.中医治疗IgA肾病Lee'sⅢ、Ⅳ级患者疗效较好。
  4.中医治疗IgA肾病安全,无毒性反应,副作用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