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蜂针导致色素沉着发生的规律探讨
【6h】

蜂针导致色素沉着发生的规律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中医对色素沉着的认识

一、色素沉着概述

二、中医对色素沉着病因病机的研究

三、中医对色素沉着的辨证治疗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色素沉着的认识

一、色素沉着的概述

二、现代医学对产生色素沉着机制的认识

三、现代医学对色素沉着的治疗

第三节 蜂针导致色素沉着的研究

一、蜂针疗法概述

二、蜂针疗法导致不良反应的研究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对象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分组方法

二、治疗方法

三、测量方法

四、观察指标

五、统计分析方法

第三节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一般情况对比

二、色素沉着的出现与蜂针治疗次数

三、97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主要体质类型及色素沉着情况

四、安全性评价

第四节 讨论

一、蜂针后色素沉着的发生规律

二、蜂针导致色素沉着的机理研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 蜂针疗法在中医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属于古代医学的瑰宝。现代中医学将它作为一种常规的治疗手段,解决了许多难治性的疾病,显示出了神奇的疗效。在现代医学看来,蜂针疗法是具有针、药、灸三种作用为一体的治疗方法。虽然蜂针疗法是许多疾病不可替代的首选治疗方法,但蜂针疗法存在着诸多的不良反应,尤其是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发生大大地限制了蜂针疗法的推广,所以研究蜂针疗法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是有极大的临床意义。本研究就是针对蜂针疗法的其中一个不良反应—色素沉着,做出相关探讨。 目的: 本课题通过对蜂针治疗后导致色素沉着的发生规律的临床观察与研究,总结蜂针治疗与色素沉着的发生规律,为临床蜂针治疗时针对不同患者采取不同针刺方法、蜂量、部位等提供依据,预防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临床实际意义,从而加强临床蜂疗工作者对不良反应发生规律的认识,做到有的放矢,通过蜂针前向患者说明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使患者对不良反应有清楚的认识,做好心理准备,从而更有利于蜂针疗法的推广应用。 方法: 根据诊断、纳入、排除标准纳入受试者120例,随机分为直刺组和点刺组,点刺组采用点刺法,当蜂刺刺入皮肤后,迅速用镊子将蜂刺从皮肤上拔出,或等蜂刺刺入皮肤后,立即将毒囊挤扁后再拔出,蜂毒由毒囊经蜂刺注入体内;直刺组采用直刺法,进针后,留针10分钟。新的迸针穴位作为观察穴位,隔日1次,直到观察穴位出现色素沉着为止,观察记录色素沉着产生的次数,出现沉着斑的直径;最后给受试者做体质评分测试。采用SPSS19.0经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1.蜂针后发生色素沉着是普遍存在的副作用,只要治疗次数达到一定程度,这个位置都会产生色素沉着,发生的概率是100%; 2.直刺组开始出现色素沉着的蜂针平均次数为2.20±0.84次,大部分在接受蜂针1~2次后即已出现色素沉着;而点刺组的平均次数为3.80±1.22次,大部分在接受蜂针3~4次后才出现色素沉着。 3.随着年龄的增加,产生色素沉着所需要的次数越少,直径与面积越大; 4.蜂针后色素沉着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呈逐渐加重; 5.点刺法在控制色素沉着的产生上明显优于直刺法; 6.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体质单一体质很少,大部分是复合体质;复合体质中又两种体质复合占多数,阳虚血瘀质又是两种复合体质中所占比例最大的,占42.27%; 7.类风湿患者中气虚血瘀质、阳虚血瘀质、阳虚痰湿质、阴虚湿热质四种体质产生的色素沉着仍需要继续研究探讨。 结论: 1.蜂针疗法导致的色素沉着是普遍存在的不良反应,但每个人有轻有重,因人而异,如果出现沉着的位置,没有再继续用蜂针治疗,沉着会渐渐消失; 2.直刺组中,色素沉着产生的次数要比点刺组的多,而且产生沉着的直径和面积都要比点刺组大,说明直刺组不容易产生色素沉着; 3.类风湿性关节的病人体质较为复杂,多以复合体质存在; 4.类风湿关节炎不同体质的病人,产生的色素沉着直径和面积略有不同,从中可以再进一步探讨体质与色素沉着的关系。

著录项

  • 作者

    王正元;

  • 作者单位

    广州中医药大学;

  • 授予单位 广州中医药大学;
  • 学科 中医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万瑶;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蜂针; 色素沉着;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