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加味五虎汤治疗痰热闭肺型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及细胞免疫研究
【6h】

加味五虎汤治疗痰热闭肺型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及细胞免疫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一、现代医学关于小儿MPP的研究

(一)流行病学

(二)MPP发病机制

(三)临床表现

(四)现代医学对肺炎支原体的治疗

二、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中医认识

(一)中医对小儿肺炎喘嗽病名的认识

(二)小儿肺炎喘嗽的中医病因,主要分为外因和内因两大类

(三)中医对小儿MPP病机的认识

(四)对小儿MPP中医证型的认识

(五)中医治疗研究

三、五虎汤的临床运用及加味五虎汤治疗小儿MPP的组方思路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加味五虎汤对痰热闭肺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案

五、结果与分析

第二节 加味五虎汤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相关细胞免疫水平的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案

五、研究结果与分析

第三章 讨论

一、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

二、T淋巴细胞亚群与小儿MPP的关系

三、细胞因子IL-10、IL-17、TGF-β1与小儿MPP的关系

四、加味五虎汤治疗小儿痰热闭肺型MPP的机理

结语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研究加味五虎汤对痰热闭肺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综合评价加味五虎汤治疗痰热闭肺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方案,并为加味五虎汤治疗痰热闭肺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推广应用及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临床依据及细胞免疫水平的相关参数。 方法: 本研究采用前瞻的随机临床对照研究,将60例符合痰热闭肺型小儿支原体肺炎住院患儿随机分为2组:试验A组、试验B组,每组30例。试验B组在基础治疗及硝黄散的基础上加阿奇霉素(希舒美)进行治疗;试验A组在试验B组的基础上予加味五虎汤治疗。分别对治疗前、后症候积分(主要症候、次要症候)进行计算,同时分别检测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外周血细胞因子IL-10、IL-17、TGF-β1水平。通过对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IL-17、IL-10、TGF-β1水平的观察,并与同期30例年龄相当健康儿童外周血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IL-10、IL-17、TGF-β1水平测定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加味五虎汤对小儿支原体肺炎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IL-17、IL-10、TGF-β1水平的调节作用。 结果: 1.共观察痰热闭肺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治疗前,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分布、咳嗽时间、发热时间等情况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在主要症候、次要症候、总症候积分,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2.治疗前,试验A组与试验B组分别与30例健康组儿童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正常组进行IL-10,IL-17,TGF-β1水平比较,两组患儿IL-10,IL-17,TGF-β1水平均明显增高,与健康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 3.治疗前,两组患儿治疗前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IL-10、IL-17、TGF-β1水平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差异(P>0.05)。 4.治疗后,对A、B两组临控率、控显率、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的治疗后积分、症候积分减少、住院发热时间、咳嗽时间、肺部啰音持续时间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1),试验A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试验B组。 5.治疗后,试验A组、试验B组与健康组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较,两组患儿与健康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6.两组患儿治疗后CD3、CD4+与治疗前的差值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儿CD8+、CD4+/CD8+与治疗前的差值相比差异显著(P<0.01),试验A组在调节淋巴细胞亚群方面可能优于试验B组。 7.治疗后,试验A组、试验B组分别与健康组进行IL-10、IL-17、TGF-β1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 8.治疗后,两组患儿IL-10、IL-17、TGF-β1水平与治疗前的差值分别为:IL-10(-35.17±29.67)pg/ml、(-13.73±29.87)pg/ml;TGF-β1(-473.05±6462.15)pg/ml、(2801.31±2806.61)pg/ml。差值相比差异显著(P<0.01、P<0.01)。IL-17(-10.88±9.24)pg/ml、(-7.15±8.71)pg/ml;差值相比无显著意义(P>0.05)。 结论: 1.支原体肺炎患儿细胞因子IL-10、IL-17、TGF-β1水平升高,提示抗炎性细胞因子和促炎性细胞因子平衡失调,可能导致Treg/Th17平衡失调,机体发生细胞免疫紊乱,引起患儿肺部出现免疫炎症反应、免疫损伤及纤维化,而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 2.恢复期,试验A组、试验B组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都接近正常儿童水平;IL-10、IL-17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但与正常儿童相比,差异显著,且TGF-β1水平仍保持高水平,提示支原体患儿恢复期肺部可能还存在慢性炎症反应,肺纤维化,体内Treg/Th17的免疫平衡仍未完全恢复,患儿仍存在气道高反应性,可能是导致MP感染患儿易反复发作甚至发展为哮喘的机制。 3.试验A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试验B组;在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调节方面可能优于试验B组;在调节细胞因子IL-10、TGF-β1水平方面明显优于试验B组。在调节细胞因子IL-17水平方面与试验B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试验A组可能是通过加味五虎汤对痰热闭肺型MPP的开肺平喘、清热化痰,化瘀通络作用,减轻了肺部免疫炎症反应及肺部纤维化,调节细胞因子IL-10、IL-17、TGF-β1水平及Treg/Th17平衡,而提高临床疗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