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运脾化湿法配合推拿治疗湿热型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观察
【6h】

运脾化湿法配合推拿治疗湿热型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国内外研究进展

第一节 中医药相关研究

一、祖国医学对小儿秋季腹泻的认识

二、中医病因病机

三、中医辨证论治

第二节 推拿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研究应用

第三节 西医对小儿秋季腹泻的研究进展

一、流行病学概况

二、病原和发病机制

三、研究发现

四、西医治疗

第四节 其它疗法

第二部分 科研设计及临床研究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研究对象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剔除与脱落标准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随机分组

二、方法

三、观察项目及方法

四、统计学方法

第四节 研究结果

一、基线比较

二、疗效学评分比较

第五节 研究结论

第六节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 通过中药汤剂配合推拿手法对小儿秋季腹泻进行临床研究,对其疗效进行客观规范的评价,从而为研究者提供实用、有效、能够体现中医特色的临床参考;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临床治疗方案,尤其是外治法的运用,以形成简效便廉、易于掌握推广的中医特色治疗。 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为78例,脱落8例,共纳入70例。全部来自2012年9月至2013年12月在广州市中医医院儿科住院部就诊患儿,年龄≥6个月,≤36个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患儿随机分为中药组(35例)与中药加推拿组(35例)。中药组选用科室经验方:陈皮3g,苍术5g,厚朴5g,山楂炭5g,葛根8g,黄芩5g,黄连2.5g,火炭母8g,鸡蛋花8g,甘草3g辨证加减。中药加推拿组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大肠、退六腑、调脾胃、摩腹、捏脊、推上七节骨、按揉足三里等手法进行治疗。两组治疗均为3天。观察治疗前后患儿大便次数、大便性状、呕吐、发热、腹痛、腹胀、口渴、饮食、小便量、舌苔指纹等变化情况及大便轮状病毒抗原转阴情况。对治疗前后两组秋季腹泻患儿主要症状发热、呕吐、大便次数进行组内评分比较,同时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及RV转阴情况,如实记录试验过程中的不良反应a不良事件,并进行安全性评价。 两组性别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年龄采用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主要症状发热、呕吐、大便次数评分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使用前后配对样本t检验及组间t检验;疗效评定标准是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RV病毒例数为记数资料,用卡方检验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 治疗前,中药组与中药加推拿组在年龄、性别、主要症状评分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症状评分方面,经配对样本t检验,两组患儿组内比较,治疗后在发热、呕吐、大便次数方面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P<0.05);组间比较,两组患儿在治疗72小时后,中药加推拿组在呕吐、发热、腹泻次数等方面改善与中药组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疗效评分方面,治疗后中药组的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分别是2.9%(1/35)、22.9%(8/35)、60.0%(21/35)、14.3%(5/35),中药加推拿组的分别是11.4%(4/35)、45.7%(16/35)、40.0%(14/35)、2.9%(1/35),说明中药加推拿组近期疗效优于中药组(P=0.004);RV转阴情况,经卡方检验,治疗后中药加推拿组RV病毒转阴例数优于中药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临床试验过程中尚未发现不良反应事件,统计无显著性差异。 研究结论: 中药加推拿组与中药组相比,均能有效改善小儿秋季腹泻症状,减少腹泻次数,促进疾病的恢复,且中药加推拿组在疗效、RV转阴情况均要优于中药组。治疗后,经临床随访发现,运用推拿治疗后,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出现。总之,运脾化湿法配合推拿治疗小儿秋季腹泻能够更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而且推拿手法简效便廉、易于掌握,便于推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