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柱理论对手法复位及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6h】

三柱理论对手法复位及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桡骨远端骨折的的中西医研究及治疗现状

1 中医对桡骨远端骨折的认识

2 桡骨远端骨折的中医治疗方法

3 西医对桡骨近段骨折的认识

4 手术治疗

第二节 腕关节骨折三柱理论的应用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柱结构理论的概念

2 三柱结构理论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第三节 腕关节功能评定的方法

第二章 临床研究

一、方法与材料

1 病例来源

2 临床资料

3 治疗方案

4 研究技术路线图

5 分型方法

6 治疗结果判定

7 随访过程及失访控制

8 统计学分析

二、研究结果

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及总体显著性检验

2 研究数据描述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一、桡骨远端的解剖结构特点

二、桡骨远端的治疗概况及预后

三、三柱分型与AO分型的关系

四、三柱分型与腕关节功能评分的关系

五、各组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及与三柱损伤的关系

六、三柱分型指导治疗方案选择的作用

结语

一、结论

二、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三、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应用腕关节三柱理论指导复位,探究桡骨远端骨折后采用中医保守手法治疗和锁定钢板手术治疗在腕关节功能、X线上各项指标的对比,并根据结果进行疗效分析,探求桡骨远端骨折治疗的复位要点,并研究三柱理论改良手法复位的疗效。
  方法:收集分析2013年10月至2015年1月110例(成功随访91例)在我科经X线检查可确诊为桡骨远端骨折而且图像可以显示明确三柱分型的病患,对每一个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按实施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或手术治疗分两大组,然后按照三柱损伤的程度对每组内的患者进行分组。并于治疗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28天、2个月后、3个月后、半年后复查X光片,及使用PRWE关节功能评分评价疗效。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二大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二者间存在的关系,以及分析使用三柱理论指导复位对两种不同疗法存在的优劣差异。
  结果:在术后关节功能评分的比较中,总体上手术组的评分低于实验组,也即是手术组的关节功能优于实验组,但经过统计学两组间独立t检验,第1天、第3天、第2周、第28天、第2个月、第3个月两者的差异有意义(P<0.05),但至第6个月两者的差异无意义(P>0.05)。在术后X线的评价上,可以观察到所有患者的桡腕关节面平整度均有所改善,手术组的维持更好。且所有实验组患者的尺偏角与手术组无差异(P>0.05),整体上手术组的掌倾角、关节面高度均疗效优于实验组(P<0.05)。双柱损伤的患者关节功能评分比较中,实验组的关节功能评分在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28天、第2月、第3月时差于手术组,经两组间独立t检验,两者的差异有意义(P<0.05)。但在第6月后两者无明显差异。而尺偏角测量发现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掌倾角疗效在第一天、第三天、第一周、第二周、第一月的测量手术组均优于实验组,但后期两者无差异。而在关节面高度的比较上,两者皆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三柱损伤的比较上,手术组的关节功能明显优于实验组(P<0.05)。关节面高度、尺偏角、掌倾角疗效测量上发现手术组的疗效均优于实验组(P<0.05)。
  结论:综上结果,我们认为在治疗单柱桡骨远端骨折中,手术组和实验组疗效上未有明显差异,而在双柱损伤的桡骨远端骨折中,应用手术治疗的早期效果明显,后期两者无明显差异;在三柱皆损伤的患者中,应用手术治疗的患者的疗效明显更好。因此,我们认为,治疗单柱损伤的桡骨远端患者时应选择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而治疗双柱损伤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时可选择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或手术治疗,治疗三柱损伤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时,则应选择手术治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