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医药治疗经前乳房胀痛的现代文献研究
【6h】

中医药治疗经前乳房胀痛的现代文献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西医对经前乳胀的认识

第一节 经前乳胀的定义、症状与诊断

一、定义、症状

二、诊断与鉴别

第二节 西医对经前乳胀的认识

一、病因

二、治疗

第二章 中医对经前乳胀之文献综述

第一节 历史沿革与影响

第二节 经前乳胀对身体的影响

第三节 乳房与五脏的关系

一、肝与乳房

二、心与乳房

三、脾与乳房

四、肺与乳房

五、肾与乳房

第五节 病因病机

一、病因

二、病机

第六节 证候分型

第七节 中医治疗方式

一、中医古方加减

二、辨证分型治疗

三、自拟方

四、针灸疗法

五、其他疗法

第三章 经前乳胀证治规律研究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数据源

三、研究方法

第二节 统计结果与分析

一、各年份相关文献篇数

二、证候分型

三、方剂统计

四、中药统计

五、五味分析

六、四气分析

七、归经分析

八、方药频数分析

九、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一、证候分型

二、方剂统计

三、中药统计

四、五味分析

五、四气分析

六、归经分析

七、方药频数分析

八、因子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经前乳胀是乳腺增生以及其他妇科疾病的警报器,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症状,但是常常被疏忽而不稍加重视。本研究主要透过文献与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搜集1976年-2013年期间与经行乳胀相关的文献,对近代中医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将收集到的文献系统分析该病证的病因病机、诊断、证候分型,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文献进行整理,总结各医家的治疗思路,并建立方药数据库,以便更好地运用于临床,造福广大经前乳胀的女性患者。
  方法:
  本研究主要分为三部分:
  1.以文献学研究方法为主,通过整理分析有关经前乳胀的症状、定义、鉴别诊断。并分别以中西医的角度阐释对此证候的认识及治疗方式。
  2.收集相关文献,系统分析:经前乳胀对身体的影响、乳房与五脏的关系、乳房疾病与冲任的关系、经前乳胀的诊断、证候分型,以及中医治疗方式(方药、针灸、外敷、推拿、调神、食疗……),并总结近代研究新进展,指出研究新方向。
  3.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建立治疗经前乳胀方药数据库,对所选方剂的药物进行统计,以发掘治疗经前乳胀高频用药。并对所用药物进行四气五味及归经的统计,以便从药性理论角度分析历代医家遣方用药的特点(数据规范化:对检索到的方药参考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学》为标准进行药物分类,利用分析软件进行频数分析、因子分析)。最后总结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及本次研究的不足之处。
  结果:
  1.共收集到461篇相关论文,文献量逐年增加,显示此课题越来越被关注。
  2.经前乳胀的病因主要为肝气郁结,其次是冲任失调、肝肾阴虚。
  3.筛选出理法方药完整记录的282篇文献,并收集到487首方剂,扣除组成相同的方剂,剩余307首方剂,其中出现频数最高者分别为:逍遥散加减方、柴胡疏肝散、一贯煎、血府逐瘀汤。
  4.从307首方剂分析整理,总共使用238种中药材,其中出现频数前10名者分别为:芍药(264次)、柴胡(246次)、当归(238次)、甘草(196次)、香附(189次)、茯苓(166次)、白术(142次)、郁金(136次)、川芎(104次)、枳壳(94次)。
  5.分析238种中药材之四气五味,以甘味药与苦味药为多,温药使用频数也多于寒凉药。
  6.药物归经方面,以入肝经为主。
  7.将药物依功用分类,出现频数最多者为补虚类药物。
  结论:
  1.经前乳房胀痛发生多与肝、肾、脾胃功能失常有关,在肝、脾、肾三脏中,尤以肝脏关系更为密切。
  2.病机为肝气郁结,失于疏泄,导致乳络不通。
  3.治疗以疏肝养肝、和胃补肾为基础。
  4.使用方剂中,以柴胡疏肝散、逍遥散、丹栀逍遥散、一贯煎、血府逐瘀汤等方剂使用频率为多。
  5.使用药物中,以芍药出现的次数最多,其次为柴胡、当归、甘草、香附、茯苓、白术、郁金、川芎、枳壳、陈皮、川楝子、青皮、牡丹皮、薄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