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穴位贴敷配合针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研究
【6h】

穴位贴敷配合针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1 祖国医学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认识

1.1.1 病因病机

1.1.2 经络辨证

1.1.3 中医治疗

1.2 现代医学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认识

1.2.1 面神经的生理

1.2.2 病因

1.2.3 西医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2.1 临床研究

2.1.1 研究对象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1.5 脱落、剔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病例分组

2.2.2 治疗方法

2.2.3 观察指标

2.2.4 疗效评定标准

2.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3 研究结果

2.3.1 一般资料

2.3.2 治疗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

2.4.1 临床疗效评价

2.4.2 穴位贴敷治疗机理探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配合针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探索治疗本病更为效捷之方法。
  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30例穴位贴敷+针刺治疗组和30例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穴位贴敷加针刺,其中穴位贴敷取穴:患侧太阳、颊车、翳风、迎香、牵正、阳白、地仓、颧髎,针刺取穴:患侧太阳、阳白、牵正、颊车、人中、地仓、颧髎、迎香、承浆,及四关穴(合谷、太冲),对照组针刺选穴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每2天行1次治疗,3次/周*4周。治疗2组均采用H-B评分评价量表和残疾指数(FDI)调查问卷评分后评价疗效。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基线资料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具有可比性(P>0.05)。
  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疗程结束后穴位贴敷配合针刺治疗组:痊愈16例,显效13例,有效1例,无效0例,愈显率96.67%;单纯针刺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9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愈显率53.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H-B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H-B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治疗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均能使H-B评分下降。但治疗组降低H-B评分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残疾指数(FDI)评分比较:两组FDI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组内治疗前后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改善FDI躯体、社会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
  结论:
  本研究提供方案可显著改善面神经功能,疗效优于单纯针刺并具有治愈率高、治疗所需时间短的优势,可作为临床本病治疗上具普遍推广意义的方案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