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针刺联合滋肾育胎丸治疗脾肾虚弱型卵巢功能减退患者的临床研究
【6h】

针刺联合滋肾育胎丸治疗脾肾虚弱型卵巢功能减退患者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DOR的中医研究进展

1.1.1 古代文献中对DOR病名的认识

1.1.2 中医学对DOR病因病机的认识

1.1.3 中医学对DOR的辨证论治的认识

1.1.4 中医药治疗DOR的研究进展

1.2 DOR的西医研究进展

1.2.1 DOR的病因、发病机理

1.2.2 卵巢储备功能的评估

1.2.3 DOR的治疗研究进展

1.2.4 维生素E软胶囊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对象

2.1.1 病例来源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1.5 剔除及脱落标准

2.2 实验药物

2.2.1 滋肾育胎丸

2.2.2 维生素E软件囊

2.3 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

2.3.1 实验试剂

2.3.2 实验仪器

2.4 研究方法

2.4.1 研究对象

2.4.2 试验方法

2.4.3 观察指标

2.4.4 疗效判断标准

2.4.5 统计方法

2.5 研究结果

2.5.1 一般资料

2.5.2 两组治疗前后情况比较

2.5.3 两组治疗后情况比较

2.5.4 两组治疗后差值均数比较

2.5.5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5.6 不良事件观察

第三章 讨论

3.1 滋肾育胎丸对脾肾虚弱型DOR治疗作用探讨

3.1.1 滋肾育胎丸组方分析

3.1.2 滋肾育胎丸对脾肾虚弱型DOR患者症状影响的分析

3.2 针刺对DOR治疗作用探讨

3.2.1 针刺中医作用机制的探讨

3.2.2 针刺选穴依据

3.3 “治未病”与DOR

3.4 疗效分析

3.4.1 两组中医症状积分疗效分析

3.4.2 两组基础激素水平、细胞因子疗效分析

3.4.3 两组B超参数疗效分析

3.4.4 两组治疗疗效分析

第四章 结语

4.1 结论

4.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采用针刺联合滋肾育胎丸治疗卵巢功能减退患者,旨在观察针刺合滋肾育胎丸对卵巢功能减退女性卵巢功能的影响。
  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患者,分为等病例数的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针刺联合滋肾育胎丸治疗,对照组予针刺联合维生素E软胶囊组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经期停药与针刺。治疗前后观察患者月经情况、临床症状、中医症状积分变化,于月经周期的第2-3天测基础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抗苗勒管激素(AMH)、抑制素B(INH-B),经净后经阴道彩色B超观察卵巢体积(MOV)、基础窦卵泡数(AFC)、卵巢间质动脉血流速度峰值(PSV)、阻力指数(RI)等指标的改变。所得数据采用SPSS22.0软件包,P值小于或等于0.05将被认为所检验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客观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
  1.一般资料可比性共入选病例40例,两组治疗前在年龄、身高、体重、病程时间、孕产流次、中医症状积分、血清FSH、LH、FSH/LH、E2、AMH、INH-B、子宫内膜、右侧MOV、双侧AFC、双侧PSV、双侧RI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MOV组间存在差异,基线不等,采用协变量分析。
  2.两组中医症状疗效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中医症状总积分、主症、次症和伴随症状积分均较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中医症状积分差值均数比较中,治疗组在总积分、主症积分、次症积分、伴随症状积分、面浮肢肿、盗汗差值均数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两组基础激素水平、细胞因子疗效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清FSH、LH下降,AMH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清E2较前下降,FSH/LH比值、INH B较前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经治疗后血清FSH、INH-B较前上升,LH、E2较前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FSH/LH、AMH较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血清FSH、LH、AMH差值均数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两组B超参数比较治疗组经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左侧MOV、左侧PSV均较前上升,左侧RI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AFC上升,右侧MOV、右侧PSV、右侧RI均较前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经治疗后在左侧MOV较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AFC、左侧PSV、双侧RI均较前上升,在子宫内膜厚度、双侧MOV、右侧PSV均较前下降,左侧AFC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子宫内膜厚度、左侧MOV、左侧PSV、左侧RI差值均数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两组总疗效比较治疗组患者中3例痊愈(合并不孕症妊娠),6例显效,8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94%。对照组患者中1例痊愈,1例显效,9例有效,总有效率58%。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1.针刺合滋肾育胎丸能有效改善脾肾虚弱型卵巢功能减退患者中医症状,缓解患者烘热汗出、烦躁易怒、阴道干涩、腰膝酸软、面浮肢肿、盗汗等类绝经症状。治疗组使用滋肾育胎丸在治疗脾肾虚弱型DOR患者上更具有优势。
  2.针刺合滋肾育胎丸能使DOR患者血清FSH、LH降低,AMH升高,从而改善卵巢功能,提高患者的妊娠率。
  3.针刺合滋肾育胎丸能使DOR患者子宫内膜增厚,MOV、PSV升高,降低RI,从而改善卵巢功能。
  4.因此,滋肾育胎丸是治疗卵巢功能减退的值得推广使用的中成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