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014年广州登革热的分子流行病学与中药对其患者炎症因子的调节
【6h】

2014年广州登革热的分子流行病学与中药对其患者炎症因子的调节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第一章 登革热病毒的概述

1.1 登革热病毒的结构

1.2 登革热病毒的传播

1.3 登革病毒的分型

第二章 登革热病毒的流行概况

2.1 登革热病毒在全球的流行概况

2.2 登革热病毒世界流行史

2.3 登革热病毒中国流行史

第三章 登革热流行的影响因素与防控

3.1 登革热流行的影响因素

3.2 登革热的防控

第四章 登革热的治疗研究进展

4.1 西医治疗登革热

4.2 中医治疗登革热

4.3 登革热病毒抑制剂

4.4 单克隆抗体

第五章 小结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第一章 2014年广州地区登革热病毒株血清分型与进化树构建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实验结果

1.4 讨论

第二章 广州血清1型中基Ⅰ型与基因Ⅴ型登革热病毒系统发生地理学研究

2.1 实验方法

2.2 实验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辛凉解表方对登革热患者炎症因子调节作用研究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4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登革热是世界范围内流行的疾病,其特点是发病率高,病情严重,波及范围广。感染登革热病毒后,可根据发病的严重程度分为登革热(DF)、登革出血热(DHF)和登革休克综合征(DSS)三类,前者属于轻症,后两者病情较重、致死率较高。登革热病毒感染的范围广,危害大等特点使其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广州市不断出现登革热流行,进入21世纪以来暴发了四次较大规模的登革热流行,2014年疫情尤为严重,感染病例数接近4万,并有5例死亡,广州已成为全国登革热的重点防控区域,人们越来越关注广州地区登革热病毒的传播来源以及登革热病毒在全球的传播情况。另外,在登革热的治疗方面目前仍然没有十分有效的方法,由于西医治疗手段、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缺乏,登革热病毒感染后出现的危害难以得到根除。而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登革热中取得了一定进展,其独特的治疗理论发挥了明显的治疗优势,人们对中医药治疗登革热给予的希望越来越高,辛凉解表化湿方是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刘小虹教授前期进行抗病毒药物研究,筛选出抗病毒疗效确切的中药结合药性药味和岭南地区的气候特点组合而成的中药复方,尚未考察其对登革热的治疗效果。
  本课题研究目的在于探讨2014年广州地区登革热传播来源,并结合前期已公布的研究调查结果和系统发生地理学知识,寻找2014年广州地区登革热病毒株的祖先位置,并模拟此病毒株随时间变化在全球传播的概况。另外,本课题还将从炎症因子调节的角度探讨辛凉解表化湿方对登革热的治疗效果。并希望通过以上研究,为我国后期登革热的防控策略与治疗提供依据,进而提高疫情防控效率、节省社会资源、保护人群健康。
  方法:
  1.在2014年广州登革热大流行期间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广东省中医医院收集登革热病人血清样本,收集的样本进行IgM和IgG抗体检测,检测结果为阳性的血清用于后续实验研究。
  2.将阳性患者血清接种到长满单层的C6/36白纹伊蚊传代细胞,吸附1小时后弃去,培养5天后收集培养液上清,提取病毒RNA并逆转录成cDNA,用RT-PCR和real-time SYBR green RT-PCR的方法进行病毒的鉴定与分型。
  3.参考DENV-1 Hawaii株的基因序列,结合PremierPrimer5.0软件设计合成DENV-1型登革热病毒的E基因引物,并进行PCR,跑胶,回收,测序。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病毒株进行对比,用MEGA6构建系统发生树,分析2014年登革热病毒株的可能传播来源。
  4.结合贝叶斯系统发生地理学方法,追溯2014年广州地区登革热的传播源头,迁移过程,分析其种群多样性。
  5.从炎症因子调节角度评价辛凉解表化湿方对登革热的治疗效果。
  结果:
  1.在广州登革热大流行期间,收集年龄为18-75岁之间,72小时内体温高于37.5℃患者的血清,并用ELISA试剂盒检测IgM和IgG抗体,二者显示阳性的血清确定为登革热病毒感染,期间共收集168例阳性血清。男性70例,女性98例数,男性占总数的41.7%,女性占58.3%;发病年龄在10岁以下的仅有1例,占病例总数的0.8%,10-20岁之间的5例,占总数4%,20-70岁为高发病年龄段,分别占病例总数的19.2%、12%、16.8%、28%、12%,70岁以上占7.2%;白云区、荔湾区、越秀区、海珠区患者居多,分别占患者总数的35.6%、23.7%、16.9%、11.0%,南沙区和花都区病例数为0。
  2.鉴定与分型结果显示:共17株登革热病毒可见电泳条带,条带大小在350bp左右,相对应的Tm值为82.5℃。
  3.对17例阳性样本和各血清型登革热病毒的E基因构建基因进化树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显示基因Ⅰ型8株,基因Ⅴ型9株,无基因Ⅱ、Ⅲ、Ⅳ型。基因Ⅰ型的传播来源分为两支,其中6株病毒(KT037100、KT037101、KT037103、KT037105、KT037106、KT037109)与2006年、2009年、2013年、2015年广东地区发现的病毒株聚类在一起,同时与2007年、2008年、2009年泰国病毒株和2013年新加坡病毒株聚类在同一分支。基因Ⅰ型的另2株病毒(KT037107与KT037108)与2004年、2005年、2007年、2009年广州病毒株,2005年、2008年、2012年、2013年、2014年的马来西亚病毒株和2004年、2005年、2006年、2008年、2009年、2014年新加坡病毒株以及2007年、2008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印度尼西亚病毒株,2014年台湾病毒株聚类在一起。基因Ⅴ型的9株病毒(KT037099、KT037102、KT037104、KT037110、KT037111、KT037112、KT037113、KT037114、KT037115)与2009年、2010年、2011年、2013年广东病毒株,2008年、2009年、2011年、2012年、2014年新加坡病毒株和2013年马来西亚,2005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印度和2013年不丹病毒株聚类在一起。
  4.基因Ⅰ型MCC树显示的祖先节点位于泰国,后验概率为0.8579,地理扩散时空图和显著路线图显示病毒扩散的主要区域为东南亚地区,群体动力学结果显示2007年种群多样性最高,其后缓慢下降;基因Ⅴ型MCC树显示的祖先节点位于印度,后验概率为0.7429,地理扩散时空图和显著路线图显示病毒扩散的主要区域为亚洲和美洲地区,种群多样性在1970-1975迅速上升,其后多样性居高不下。
  5.患者治疗前血液中IL-1、IL-6、IL-10、IL-17、TNF-α、IFN-γ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血液中IL-1、IL-6、IL-10、IL-17、TNF-α、IFN-γ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患者治疗前血液中IL-1β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但有升高的趋势,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血液中IL-1β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但有降低的趋势;
  结论:
  1.对168例患者性别进行统计,发现女性患者多余男性;儿童发病率最低,成年人发病率较高;白云区、荔湾区、越秀区、海珠区等老城区患者居多,其它区病例数较低,南沙区和花都区未统计到病例,可能受医院所在地理区域的影响。
  2.对扩增的168例登革热临床样本进行鉴定与分型,鉴定与分型结果显示,共分离得到17株病毒,17株登革热病毒均属于血清1型登革热病毒。
  3.结合大样本量构建的基因进化树分析基因Ⅰ型与基因Ⅴ型的传播来源可知,基因Ⅰ型的传播来源分为两支,其中6株病毒极有可能在2009年或更早由泰国传入,并在广州形成垂直传播,在2013、2014年大流行的过程中广泛的流行,并持续传播到2015年。另外2株病毒的祖先一直在马来半岛地区或印度尼西亚流行,而广州2014年病毒株最可能由马来西亚传入,此株病毒在2004年、2005年、2007年、2009年、2014年多次传入广州,2014年台湾病毒株也由该地区传入。基因Ⅴ型的9株病毒的祖先一直在马来半岛和印度地区传播,而广州2014年病毒株最可能由新加坡传入,此株病毒在2009年、2010年、2011年、2013年、2014年分别传播到广东地区。
  4.血清1型基因Ⅰ型登革热病毒的祖先位于泰国,目前主要在东南亚国家及周边流行,血清1型基因Ⅴ型登革热病毒的祖先位于印度,目前在亚洲和美洲流行。
  5.登革热病毒感染可以促使炎症因子的释放,辛凉解表方可有效调节IL-1/IL-1β,IL-6,IL-10,IL-17,TNF-α,IFN-γ等炎症因子水平,对登革热具有较好治疗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