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岭南医家黄俊伟学术思想及诊疗经验整理与传承
【6h】

岭南医家黄俊伟学术思想及诊疗经验整理与传承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岭南医家黄俊伟生平传略

1.1.岭南医家黄俊伟传略

1.2.附黄善根医师简历

第二章 治病固本的学术思想及以脾胃为固本核心的理论主张

2.1.历代医家对固本的论述

2.1.1.王冰注解阴阳(气血)为本

2.1.2.以病机病因为本

2.1.3.以脏腑(五脏)为本

2.1.4.以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2.2.固本以后天之本脾胃为主,同时兼顾先天之本肾

2.2.3.明·李中梓“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2.2.4.近代岭南名医卢朋著

2.2.5.固本与治标关系研究

第三章 临证诊疗经验及治验医案整理

3.1.临证医案

3.1.1.胃脘痛

3.1.2.水肿

3.1.3.石淋

3.1.4.癃闭-前列腺肥大尿闭

3.1.5.肾衰-肾功能衰竭

3.1.6.咳嗽-慢性支气管炎

3.1.7.肺痨咯血

3.1.8.痰饮

3.1.9.鼻渊

3.1.10.眩晕

3.1.11.耳鸣

3.1.12.胸痹

3.1.13.腰痛

3.1.14.卒中-中风

3.1.15.不孕

3.1.16.崩漏

3.1.17.不寐

3.1.18.鼓胀-肝硬化腹水

3.1.19.湿疮

3.1.20.漏疮-耳前漏管

3.2.医学精华

3.2.1.感冒防治

3.2.2.百病调治

3.2.3.奇病通治

3.2.4.未病先治

3.2.5.无毒治病

第四章 吉星堂固本丸系列研制

4.1.【吉星堂】益胃固本丸(香港中成药注册编号:HKP-07676)

4.2.【吉星堂】久咳固本丸(香港中成药注册编号:HKP-07675)

4.3.【吉星堂】安神固本丸(香港中成药注册编号:HKP-07673)

4.4.【吉星堂】鼻渊固本丸(香港中成药注册编号:HKP-07677)

4.6.【吉星堂】妙芝草(香港中成药注册编号:HKP-07678)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黄俊(隽)伟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育前身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第二届毕业生,在学期间尤其注重对岭南名医卢朋著学术经验学习,民国14年(1925年)入学,民国19年(1930年)毕业,以后在澳门、深圳、香港三地行医,从事临床诊症及中医带徙教学工作60载,把学术经验传承下和其儿子黄善根研制出六种固本中药制剂,体现他重视脾肾作为治病求本的学术思想。“五丸一散”已在香港卫生署注册,黄氏医药服务深圳、香港地区影响深远。
  目前对岭南医家黄俊伟学术经验及其传承的研究尚显空白。名医是一个时期中医学术和临床疗效水平的主要体现者,社会需要中医名医为各阶层民众提供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因此必须珍重对中医名医学术经验挖掘整理传承弘扬,对近代岭南医家黄俊(隽)伟中医诊疗经验及学术思想整理与传承研究,是岭南医家医著研究之一部分。本论文通过整理及研究《黄俊伟医案选》,对其诊疗经验及学术思想归纳分析评述凝练,并总结临床经验特点。黄俊(隽)伟在深圳、香港行医60年,当属“深港名医”,深圳、香港濒海乃移民城市,医学崛起于19世纪后,其也有特色。岭南医学研究范畴包括目前境外如香港特区的名老中医师,这是本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及选题依据所在。
  方法:
  本论文对岭南医家黄俊伟和深港名老中医黄善根的中医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与传承进行整理及研究,认为这一选题对岭南医学的挖掘、整理、研究和传承起着推动作用,更加丰富中医内科临床医学,提供更多独具中医特色的治疗经验,有利于提高以中医疗效为核心的学术水平。本论文对《黄俊伟医案选》进行原创性资料整理研究及总结,以保存其学术经验及传承。
  1.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基础工作开展时使用的主要方法,包括资料调研收集。对《黄俊伟医案选》进行原创性资料总结。《黄俊伟医案选》内的医案大部份选自1979年后,黄俊伟老医师在香港定居之后,行医期间所记录的。其儿子黄善根中医师根据手抄本医案,及医案续页,于1998年编印黄氏两代医案,以便系统地传承黄俊伟老医师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并供内部参考。
  由于《黄俊伟医案选》主要是供黄家作内部参考的医案,外传有限,故现时仍未有研究其医案的文章在期刊上发表过。对《黄俊伟医案选》的整理研究和总结,将会是原创性的。
  2.采访调查法
  文革时期的混乱情况,令八十年代前黄氏医案大量遗失。对黄俊伟生平传略及其医案的学术内容,有幸于在深圳市中医院工作的广东省名中医陈福如教授提供,以及香港黄善根中医师协助,故特采访陈福如医师、黄善根医师,尽量记录家传黄俊伟的行医经验及诊疗特色,并总结名医的学术经验。
  3.临证调研法
  名医学术经验需要通过临证才能深刻体会,从而作出正确的理论评述。笔者是香港注册中医师,为完成学位论文三年来坚持临证诊疗,应用“吉星堂固本丸系列”中药制剂临床验证,体验中医治病必求于本的理论学说。为使名医理论物化,研制吉星堂系列中药制剂鉴别及含量考察方法,多次往返香港卫生署中医药组与广东医药学院,调研阅读相关文献资料,使中成药研制检测方法符合香港法规。
  结果:
  1.撰写岭南医家黄俊伟传略
  黄俊伟清光绪32年(1906年)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从小受儒家文化教养。6岁离乡别井入读广州番禺小学寄宿,毕业后入读广州广雅中学,1925年考取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1930年毕业后行医执业于澳门、深圳、香港三地。在长达60年中医医疗教研实践中积累丰富临证经验。1950年10月从香港返回宝安县深圳镇,创办了深圳中医联合诊所。1954年任宝安县人民医院中医师职,先后带出三批中医学徒及西医学习中医的西医骨干,开展及主持病房中西医会诊,探索研究中西结合治疗传染病、多发病、危重病、慢性病等,疗效显着。1962年曾积劳成疾患冠心病,通遇自拟中药经验方调理康後,免于手术。1975年积极参与深圳市中医院筹建被称为“建院元勋”。1979年移居香港行医,1983年与儿子善根创办吉星药业公司。黄老医师毕生忙于诊务留下大量医案,由儿子黄善根医师整理《黄俊伟医案选》刊印。1996年在香港逝世,享令91岁。深圳市中医院发去唁电:黄俊伟老先生是我院的创始人之一,生前为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开创深圳市中医药事业新局面,加强深港中医药界学术交流,为深圳乃至广东人民的医疗保健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唁电肯定黄俊伟对中医药学术事业贡献的一生,并提出“深港”地域名医概念。
  2.梳理黄俊伟治病“固本”的学术思想以及脾胃为固本核心的理论主张
  黄俊伟“固本”学术渊源于《内经》“治病必求于本”,以及历代医家对固本的论述。何为本?最早王冰注解阴阳为本:阴阳与万类生杀变化,犹然在于人身,同相参合,故治病之道,必先求之。黄俊伟研读张仲景《金匮要略》曰:“四季脾旺不受邪”,李东垣代表著作《脾胃论》继承了《内经》,仲景及其临床体会。《脾胃论》以“百病皆由脾胃衰”立论,重视脾胃内伤之论述。李中梓《医宗必读》曰:治病必求其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固本即注重脾肾并兼顾五脏六腑;肾为先天之本,内寓元阴元阳,是五脏六腑之根,生命之本。黄俊伟受脾胃派岭南名医卢朋著学术影响最大,日后经常与儿子黄善根医师提及卢朋著理论学说,诠释《四圣心源提要》固本培元,以脾胃为中心论治各种慢性杂病学术主张,提出从固本培元调理身体。
  3.系统整理黄俊伟临证学术经验并以医案印证
  黄俊伟从医临床60载,通过长时间实践研究,以脾胃为中心之理念贯穿于整个临床治病历过程中。论文选择胃脘痛、水肿、石淋、癃闭、肾衰、咳嗽、肺痨、痰饮、鼻渊、眩晕、耳鸣、胸痹、腰痛、中风、不孕、崩漏、不寐、鼓胀、湿疮、漏疮等20个中医病证诊疗经验为例,并附以医案加以按语评述。黄俊伟生平留下大量医案,上述20个病证虽不是《黄俊伟医案》之全部,但观一斑足以窥全豹。他重视脾胃调理,强调人为一个有机整体,五脏六腑协调,病安何来?黄俊伟注重临床实效,辨证时考虑季节、气候、患者性格、工作、饮食习惯,全面综合分析病情,从而作出准确的诊断、治疗和医嘱。在值得后世借鉴。
  黄俊伟强调无毒治病理念,治理临床新旧疾病,贯通养生益寿医理,以16字总结治理法则:感冒防治、百病调治、奇病通治、未病先治。医学精华具体体现在:
  一是感冒防治:固护脾胃之气以防治感冒;二是百病调治:中焦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枢纽,升降正常则生化万物,升降失调则百病丛生;三是奇病通治:人之一身,不离乎气血。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奇病不离痰、湿、瘀。脾胃强健,则化源有继,元气充足,促使血液在脉道内正常运行,不致发生瘀血。若脾胃虚弱,化源不继,元气不充,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则血行缓慢,慢则滞,滞则瘀,瘀血作崇,脾虚血瘀生焉。四是未病先治:重视“不治已病治未病”。人为一个有机整体,未病先防,五脏六腑协调,病安何来?
  4.在港研制注册六种中成药,造福民众。
  黄俊伟从医临床60载,学识渊博,医术精湛,将错综复杂的病情加以分析,辨证立法,精确认证,并能判断病势,估计预后。黄俊伟医术传于儿子香港黄善根医师,将父亲黄俊伟学术经验物化,于八十年代开始研制中药水蜜丸,目的是为了以调理固本之法,除了有效地协助巩固疗效,更使五脏调和,预防及减少疾病的发生。以调理、固本、治未病之理念,父子俩的“吉星堂固本丸系列”中药制剂于2004在香港注册。适合各种慢性疾病经久不愈者。这些患者多属元气亏损,病灶深入,无力康复,或平素体质虚弱,反复发病。经过反复验证临床实效,发展出以下六种中成药:
  [吉星堂]益胃固本丸、[吉星堂]久咳固本丸、[吉星堂]鼻渊固本丸、[吉星堂]安神固本丸、[吉星堂]风痛固本丸、[吉星堂]妙芝草。
  香港中医师黄善根传承其父親黄俊伟医学思想,于2005年香港新界大埔创办中医门诊、并销售中成药及药材,延续两代名字,取名俊善堂-四季养生之家,继续以无毒治病、固本培元之理念造福市民。
  整理研究这六种中药固本制剂的理法方药,传承黄氏医学思想,对岭南医学在深港地区的挖掘、整理、研究和传承起着推动作用,更加丰富中医内科临床医学,提供更多独具中医特色的治疗经验,有利于提高以中医疗效为核心的学术水平,并有利中医药走向国际。
  结论:
  通过撰写岭南医家黄俊伟生平传略,反映了他为深港地区中医药学术与事业努力研究传承发扬的一生,他是一位不应被人们忘记的岭南名医。黄俊伟的学术思想渊源于《内经》“治病必求于本”,治病固本尤其注重脾胃后天之本是他鲜明理论主张,以脾胃为中心之固本理念贯穿使用于整个临床治疗过程中,《黄俊伟医案》与吉星堂益胃固本丸等六种香港注册中成药,都是黄氏学术经验结晶以及理论之物化。

著录项

  • 作者

    黄欣欣;

  • 作者单位

    广州中医药大学;

  • 授予单位 广州中医药大学;
  • 学科 中医医史文献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刘小斌;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249.2;
  • 关键词

    岭南医学; 黄俊伟; 黄善根; 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