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证型、病理分期的大肠癌癌灶及癌旁不同部位组织上细胞极性相关分子表达分析
【6h】

不同证型、病理分期的大肠癌癌灶及癌旁不同部位组织上细胞极性相关分子表达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结直肠癌的中医探讨

1.1.1 病名的回顾

1.1.2 病因病机

1.1.3 辨证论治

1.2 大肠癌的西医研讨

1.2.1 概况

1.2.2 TNM分期Ⅱ期结直肠癌患者辅助化疗的争议

1.2.3 大肠黏膜的组织结构

1.2.4 肿瘤微环境的相关探讨

1.2.5 细胞极性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大肠癌不同症候的微观与客观化的临床研究

2.1 临床资料

2.1.1 病例来源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第三章 实验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组织样本的采集

3.1.2 主要实验仪器和试剂

3.2 实验方法与探索

3.3 实验结果检测

3.4 统计学处理

3.5 结果分析

3.6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在结直肠癌高发病率的严峻形势下,我国针对大肠癌的诊疗水平随应上升,尤其中医药在诊治肠癌的作用日益显彰。笔者通过比较分析大肠癌患者不同证型(虚、实)与肿瘤病理分期,以及肠上皮细胞极性因子(Hugl-1/Podocalyxin)在虚实不同证型、不同病理分期及癌症、癌旁不同距离组织的表达特征,探讨人体不同证候的大环境下对大肠癌肿瘤微环境的影响,对肿瘤发生发展乃至转移的影响。从而可为我国南方大肠癌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有效的生物学基础,或许能针对早中晚期不同阶段的大肠癌患者施予精准的中西医诊疗方案,达到提高大肠癌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率的最终目的。
  研究方法:
  本研究收集41例结直肠癌患者的手术标本(无淋巴转移及远处转移的非转移组23例,有淋巴转移或者远处转移的转移组18例),临床研究部分:通过分析不同症状(虚、实)与不同病理分期(Ⅰ/Ⅱ、Ⅲ/Ⅳ期)的关系,寻找其中的联系。实验研究部分:在手术切除标本上癌灶、近端距离癌灶5cm、近端距离癌灶8-10cm取组织样本,并依次命名为1、2、3号位样本,进行石蜡切片、HE染色及免疫组化,观察不同证型、不同分期、不同部位的肠上皮细胞极性分子Hugl-1蛋白及Podocalyxin蛋白的表达规律及差异。最后将图片数据化,通过统计学探讨其中的规律及意义。
  结果:
  1.术后病理提示癌细胞发生淋巴或远处转移的病例中以虚证为主(78%),而病理分期早的患者中虚证与实证所占的比例几乎没有差别,但虚实症候与肿瘤分期没有存在必然的联系(P=0.05);
  2.Hugl-1蛋白表达水平与癌细胞是否发生淋巴或者远处转移呈显著的负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虚证组中癌灶(1号部位)Hugl-1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实证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Podocalyxin蛋白表达水平与癌细胞是否转移呈显著的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虚证组中癌灶(1号部位)Hugl-1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实证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正气不足与大肠癌癌细胞发生淋巴或者远处转移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2.Hugl-1蛋白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乃至转移过程中起到抑制作用;
  3.Podocalyxin蛋白表达异常促使大肠癌疾病的发生并促进癌细胞迁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