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补肺纳肾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
【6h】

补肺纳肾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文献研究

第一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病名

第二节 中医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1 久病正虚

2 外邪袭肺

3 其他病因病机

第三节 中医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期的认识

第四节 中医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展及预后的认识

第五节 古代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诊治经验

1 整体观及辨证论治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中的体现

2 辨病与辨证的结合

3 历代医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经验

第六节 现代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研究概况

1 文献整理

2 病机临床研究

3 作用机制实验研究

4 现代统计学方法的应用

5 新的观点及临床应用

6 辨证论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7 中成药及新型注射剂的应用

8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

9 其他疗法的扩展

第七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定义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流行病学概况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

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

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理学表现

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理生理学表现

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程分期

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

第二章 补肺纳肾法的相关研究

第一节 补肺纳肾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理论基础

1 肺与肾生理功能的关系

2 呼吸功能、水液代谢、气、血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关系

3 肺与肾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病理联系

第二节 补肺纳肾法的立法依据、方药及方解

1 补肺纳肾法的立法依据

2 补肺纳肾法的方药、用法、方解、加味及现代药理研究

第三节 补肺纳肾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意义

第三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目标及内容

1 研究目标

2 研究内容

第二节 受试者的选择与退出

1 诊断标准

2 病例选择

3 剔除和脱落病例标准

4 中止临床试验标准

第三节 临床研究方案

4 治疗方法

5 观察指标

6 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

第四节 临床研究结果及统计分析

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

2 各观察指标结果及统计分析

3 安全性及依从性结果评价

第四章 结语

第一节 讨论

第二节 结论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观察补肺纳肾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通过对症状(证候)、肺功能、运动耐力、生活质量及远期疗效的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探讨补肺纳肾法的作用机制,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病例来源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两虚证患者,并符合本临床研究要求的病例,共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按照诊治指南的要求,进行西药及非药物常规治疗,治疗及观察时间为60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补肺纳肾,本试验采用人参蛤蚧散合玉屏风散煎服,治疗及观察时间为60天,如出现急性加重,根据情况,参照兼夹证进行加味。观察并对比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FEV1%pred、FEV1/FVC%、6MWT、CAT量表评分、急性发作次数的变化,全面评价补肺纳肾法在症状(证候)、肺功能、运动耐力、生活质量以及远期疗效上的作用。
  结果:
  (1)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病例均中医证候积分减少、6MWT延长、CAT积分减少、急性发作次数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患者在改善症状(证候)、提高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降低急性发作次数方面有显著疗效;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更少、6MWT更长、CAT积分更少、急性发作次数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在改善症状(证候)、提高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降低急性发作次数等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2)对照组治疗后FEV1%pred及FEEV1/FVC%均值较治疗前有轻度下降,治疗组治疗后FEV1%pred及FEV1/FVC%均值较治疗前有所上升,但是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延缓COPD气道阻塞的进展速度上,可能优于对照组。
  结论:
  本研究,从文献研究及中医学、现代医学、药学等方面探讨了补肺纳肾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理论依据和作用机制;通过临床研究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在COPD治疗中,补肺纳肾法可减少中医证候积分提高疗效,可延长6MWT距离,可减少CAT积分,还能显著减少慢阻肺急性加重的次数,对患者肺功能指标的恶化也可能有一定抑制作用。补肺纳肾法能在症状(证候)、运动耐力、生活质量以及远期疗效上全面改善病情,还可能延缓COPD气道阻塞的进展速度抑制肺功能的下降,同时,本研究之补肺纳肾法处方用药也是安全的。因此,在COPD的治疗中,应重视肺肾两脏的功能协调,肺肾同治,可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