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像分期对介入溶栓疗效的指导意义
【6h】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像分期对介入溶栓疗效的指导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下肢DVI形成的病理发展过程

1.1.1 静脉血栓形成的机理

1.1.2 静脉血栓的形成及溶解

1.2 下肢DVT的临床诊断及分期

1.2.2 超声对下肢DVT的诊断及分期研究

1.2.3 磁共振成像对下肢DVT的诊断及分期研究

1.3 下肢DVT的治疗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1 研究对象

2.1.2 研究方法

2.1.3 评估方法

2.1.4 统计学方法

2.2 结果

2.2.1 病人的一般情况

2.2.2 磁共振结果

2.2.3 介入溶栓结果

第三章 讨论

2.3 讨论

2.3.1 影响溶栓率观察指标的意义

2.3.2 下肢DVT精确诊治的重要性

2.3.3 BTI技术的原理及优势

2.3.4 CDT治疗的优势

2.4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采用T1加权磁共振血栓成像(Black-blood Thrombus Imaging,BTI)技术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进行诊断及分期,初步探讨血栓的影像分期对介入溶栓疗效的预后评估。
  方法:
  2015年9月-2017年2月,番禺中心医院介入科共有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入组,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入组患者均行BTI序列和双下肢静脉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Venography,CE-MRV)检查,扫描范围均包括下腔静脉下段至小腿静脉远端。在磁共振后处理工作站上对CE-MRV与BTI序列图像进行曲面重建(Curve planar reformation,CPR),并将重建CE-MRV图像与BTI图像进行配准,由两名有经验的医师比较分析这两种序列在诊断血栓的部分及范围的一致性。以CE-MRV结果为标准,计算BTI诊断血栓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不同时期DVT表现在磁共振图像上的血栓信号不同,为了量化不同时期血栓的信号变化,在重建的BTI图像上测量血栓与肌肉的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于磁共振检查后第二天对病人患肢行经导管直接溶栓术(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进行治疗,治疗后评估病人患肢的溶栓率。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溶栓率与血栓CNR、病史天数、溶栓天数、溶栓剂量、年龄之间的相关性。同时以溶栓率为因变量,血栓CNR、病史天数、溶栓天数、溶栓剂量、年龄作为自变量,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溶栓率与血栓CNR、病史天数、溶栓天数、溶栓剂量、年龄之间的关联性。
  结果:
  以CE-MRV的诊断结果为标准,两位医生采用BTI技术诊断血栓的结果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98.26%,99.50%,99.03%,99.09%,99.07%和97.11%,98.98%,98.05%,98.48%,98.33%。在BTI图像上血栓与肌肉之间CNR平均值为56.31±43.95。溶栓治疗后,有54人行球囊扩张术或髂股静脉支架植入术。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栓CNR与溶栓率之间呈负相关性(r=-0.865; P<0.01),CNR越低者溶栓效果越好,说明血栓信号与肌肉信号相近,即血栓呈等信号者溶栓效果越好;病史天数、溶栓剂量与溶栓率之间呈负相关(r=-0.430,P=0.00<0.05;r=-0.281,P=0.005<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栓CNR对溶栓率有显著影响(P<0.01),两者之间呈负相关,而病史天数、溶栓天数、溶栓剂量、年龄对溶栓率无显著影响(P>0.05)。
  结论:
  BTI技术可以准确诊断血栓的部分及范围,血栓呈等信号时,考虑为急性早期,溶栓效果最佳,因此,依据血栓的T1加权信号特点有望实现DVT治疗的预后评估,可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