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教育扶贫的“海南思源模式”研究
【6h】

教育扶贫的“海南思源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四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海南思源模式”的概述

一 海南省政府创办思源实验学校的背景

二 海南思源实验学校的概况

第三章 海南思源实验学校的办学模式

一 经费的来源

二 学生的来源

三 教职工的来源

四 学校管理制度建设

五 实行高效的教学模式

六 托管县域内的薄弱学校

第四章 “海南思源模式”的现实审视

一 “海南思源模式”的优势

二 “海南思源模式”存在的问题

三“海南思源模式”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海南思源模式”的改进对策

一 构建教育移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二 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增加人文关怀

三 因材施教,减轻学习负担

四 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减轻教师负担

五 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六 将思源学校定位为“平民教育”学校

七 完善思源学校优质资源拓展项目保障机制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一 总结

二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二 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三 访谈提纲

致谢

答辩决议书

展开▼

摘要

海南思源实验学校是海南省教育扶贫移民工程的主要内容,自建成运行以来,备受瞩目。本文从海南思源实验学校的办学模式是什么着手,对其进行调查分析,去发现思源学校办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最后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对策。本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选题缘由,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和方法进行了论述,并对办学模式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表明对海南思源实验学校办学模式的研究数量相对较少,且基本上停留在发展成就、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建设上。
  第二部分是对“海南思源模式”进行概述,首先对海南省教育扶贫移民政策的萌芽和发展进行阐述。然后介绍了海南思源实验学校的概况,包括学校的建设情况和办学成绩。
  第三部分从经费来源、学生的来源、教职工的来源、管理制度建设、教学模式和托管薄弱学校来对办学模式进行分析。经费来源于省财政、言爱基金和市县财政配套。学生来源于偏远贫困的乡镇、农村撤并学校、单亲和孤儿等困难家庭、学校所在片区。教职工来源于全国公开招聘和撤并学校。管理制度建设主要是建章立制,规范化;突出养成教育重要性;实施多样化学校管理模式。实行高效的教学模式和对薄弱学校实施托管。
  第四部分通过调查分析,找出“海南思源模式”存在的问题:学校经费不足;存在辍学问题;教师对工资待遇满意度不高;缺乏办学自主权;价值取向出现偏差;托管引发人才流失。同时进行原因分析:“分级管理,地方为主”的财政管理体制;学生学习任务重,压力大;教师工作任务重;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处于转折期;学校定位不清;帮扶项目保障机制不完善。
  第五部分提出了“海南思源模式”的改进对策,包括:建立教育扶贫移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因材施教,减轻学习任务;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减轻教师负担;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治权;将思源学校定位为“平民教育”学校;完善思源学校优质资源拓展项目保障机制。
  第六部分是总结与展望。笔者对海南思源学校办学模式的研究比较粗糙,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同时学校未来发展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著录项

  • 作者

    易铜;

  • 作者单位

    海南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海南师范大学;
  • 学科 教育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云海,肖少北,陆荣基;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地方教育 ;
  • 关键词

    教育扶贫; 海南思源学校; 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