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怀旧视角的佛山岭南天地更新研究
【6h】

怀旧视角的佛山岭南天地更新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关于怀旧的研究综述

1.2.3 关于城市更新的研究综述

第二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区域

2.3 研究方法

2.3.1 访谈研究

2.3.2 问卷设计

2.3.3 数据收集

2.3.4 数据分析方法

2.4 研究内容

2.5 研究框架

第三章 怀旧视角的城市更新发展背景

3.1 国内外怀旧视角的城市更新

3.1.1 国外发展背景

3.1.2 国内发展背景

3.2 国内历史地段怀旧视角的城市更新典型案例

3.2.1 上海新天地

3.2.2 广州红专厂

3.2.3 苏州平江路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祖庙东华里历史地段——岭南天地案例分析

4.1 祖庙东华里片区基本状况

4.2 岭南天地发展现状

4.2.1 祖庙东华里历史街区的价值

4.2.2 区位分析

4.2.3 交通分析

4.2.4 岭南天地空间形态特征

4.2.5 岭南天地基础设施状况

4.2.6 更新改造后的岭南天地空间利用情况

4.3 研究数据分析

4.3.1 调查基本情况

4.3.2 受访者基本特征

4.3.3 消费者行为分析

4.3.4 真实性、地方感、满意度及游后行为意图之间关系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发现与分析

5.1 历史地段与城市文化、城市记忆的关系

5.2 历史地段空间再生产与社会文化转型的关系

5.3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5.4 历史地段更新改造与社会公平的关系

结论与展望

1 研究结论

2 研究贡献与创新

3 研究建议

4 实践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声明

致谢

附录1 佛山岭南天地调查问卷

附录2 佛山岭南天地调查问卷

展开▼

摘要

现代社会的怀旧是以时间向量为载体,是传统与认同的统一,它所暗含的是对已然失落的价值体系的追念与对现实状况的不满。历史地段是城市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是当代人对旧时日常生活场景、人文精神怀念的场所,它承载着地方居民繁衍生息的场景记忆,是在这已被钢筋混凝土、玻璃幕墙包裹着的城市中仍能有一片触发他们怀旧思绪的特定空间场域,它是城市发展过程的见证,是城市传统文化价值所在。历史地段怀旧型的更新改造是源于当代人在文化全球化、快速城市化、后现代主义及消费主义的多重背景影响下对地方文化、历史传统的一种捍卫,也是资本追逐经济价值的手段。
  本文以人的行为模式作为研究的切入点,结合国内外怀旧和城市更新等相关理论研究、国内外历史地段怀旧视角的城市更新发展背景以及国内典型案例概况介绍,以佛山岭南天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从游览动机、真实性感知、地方感、满意度、游后行为意图等主要调查项目对岭南天地的消费者进行调查,结合SPSS21.0和MPLUS6.12对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和建模等方式分析,根据实证案例研究,尝试探讨历史地段城市更新规划建设开发的模式特征、产生社会、经济、文化的相关方面问题以及发展趋势,对真实性、地方感、满意度和游后行为意图进行线性关系影响进行探讨等。指出历史文物保护对城市记忆的重要作用;从后现代主义消费思潮的角度分析怀旧消费空间发展的必然性;籍由历史地段遗产保护与再开发,历史空间环境的商业化运营,导致文化商品化、地方全球化;籍由文化遗产保护契机对历史地段更新改造所引发的被资本“殖民”问题等。对历史地段城市更新改造提出几点建议,如完善历史地段的城市更新法律制度体系与更新评价政策,为更新改造提供较全面的法律依据,以供未来城市更新发展参考与借鉴;实现空间场域保护,尊重场所精神;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再利用应合理运用资本的力量,避免商业化开发、博物馆式保护,应还以历史文化遗产更真实地面目,莫让“断层文化”、“世界文化”成为我们当代文化的特点,莫让地方传统文化被现代消费流行所掩盖,所取代;协调各方利益,引入公众参与机制,让公众市民能成为更新过程中决策成员之一,打造真正的市民城市。

著录项

  • 作者

    陈惠琪;

  • 作者单位

    广东工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广东工业大学;
  • 学科 建筑与土木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谢涤湘;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U984.114;
  •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历史地段; 怀旧思绪; 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