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抗战前后西北畜牧业开发研究
【6h】

抗战前后西北畜牧业开发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论

一、抗战时期西北畜牧业开发背景

(一)西北国防战略地位的突出

(二)西北经济地位的突出

二、抗战前后西北畜牧业开发活动

(一)畜种改良

1、马种改良

2、羊种改良

3、牛种改良

(二)饲养方式改良

1、新疆的饲养改良

2、甘宁的饲养改良

(三)畜牧生产工具的改良

(四)畜疫防治

1、畜疫防治机构的设立及其防疫活动

2、畜牧兽医人才的培养

(五)畜产品开发

1、畜产品贸易

2、畜产品加工企业兴起

三、抗战前后西北畜牧业开发的历史反思

(一)抗战前后西北畜牧业开发道路和进程

1、开发的不同道路

2、开发的不同进程

(二)抗战前后西北畜牧业开发取得的成就

1、畜牧业在开发过程中逐渐步入了近代化历程

2、畜牧业开发缓解了当时抗战物资紧张的状况

3、畜牧业开发有力地保证了当时军用马匹需求

4、畜牧业开发为抗战的交通运输事业服务

(三)制约西北畜牧业开发的主要因素

1、战时条件对西北畜牧业开发的不利影响

2、军阀政治对西北畜牧业开发的负面影响

3、不合理生产关系对畜牧业发展的影响

4、畜疫、自然灾害对畜牧业的破坏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文围绕抗战前后西北畜牧业开发这一历史活动,着重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畜牧业开发的背景、开发的活动及其开发的成败得失。 西北畜牧业开发是在抗战的大背景下展开的。当时,由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致使大片国土沦丧,政局动荡,国家的重心不得不向作为抗战大后方的西北、西南地区转移,西北的国防战略地位日益凸现。同时,为了持久抗战,增强战时的物资保障,“西北开发”也被提上议事日程,这使得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就已提出的“开发西北”、“建设西北”的口号开始付诸于行动。随即国民政府对西北的各项事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投资,经济开发达到了高潮,畜牧业开发在此时也兴盛起来。 当时西北地区的畜牧业开发主要着眼于畜种改良、饲养改良、畜疫防治以及畜产品开发等几个方面。在畜种改良上,从国内外引进优良品种,对马、牛、羊进行了改良繁殖;在饲养改良上,主要进行了饲养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改进;在畜疫防治上,设立防疫机构,培养防疫人才,进行有效的防疫活动;在畜产品开发方面,除了加大流通,促进贸易之外,还兴办了许多畜产品加工企业。 西北畜牧业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使得原本古老的畜牧业步入了近代化历程。特别是在抗战期间,这种开发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抗战前后方物资奇缺的状况,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战。 但是,由于西北各地不同的政治环境,致使畜牧业开发的进程出现了各异的状况。同时,由于战争破坏、军阀统治、不合理的生产关系以及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西北畜牧业的开发并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