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民国时期甘肃森林资源流失研究
【6h】

民国时期甘肃森林资源流失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论

一民国时期甘肃森林资源概况

二民国时期甘肃森林资源的流失形态

三民国时期甘肃森林资源流失的背景

四民国时期甘肃森林资源消耗的特点

五森林资源流失后果

六民国时期甘肃森林资源流失的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民国时期,甘肃从前代继承的森林资源遗产并不丰富,但其前期森林资源状况远较后期为优。民国时期甘肃森林资源流失剧烈,特别是在1929年到1949年20年期间,流失规模及流失速度堪称历史之最。甘肃森林资源的流失形态主要有燃料消耗、用材消耗、毁林开荒、畜牧业破坏、森林灾害等,其中战争的影响无处不在。甘肃森林资源的大量流失,是以动荡的政治环境、落后的经济活动方式和文化教育为社会背景的。民国时期甘肃森林资源对甘肃人民在战后和灾后的重建做出了贡献,但对林木的砍伐是掠夺式的,木材利用方式低下,利用率低,浪费严重,并没有发挥出林业在国民经济中应有的作用。民国时期甘肃曾经掀起大规模的全民植树造林运动,但因为种种原因,其成效不高。森林资源的极度流失,导致当时及其后世薪材、木材缺乏,生态环境恶化并由此而引起的自然灾害频繁,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危害。其所留下的遗患,我们今天不得不去面对。今人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一定要对民国时期甘肃森林资源的流失进行反思,充分认识到森林生态系统在当前的重要性,加强生态观念,加强天然林保护,坚持植树造林,改造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避免悲剧的再度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