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现代人对“真相”的追寻-对《黑暗的心》的原型解读
【6h】

现代人对“真相”的追寻-对《黑暗的心》的原型解读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Chapter I Introduction

Chapter II Archetypal Criticism

Chapter III Archetypal Analysis of Characters

Chapter IV Archetypal Narrative Pattern

Chapter V Archetypal Motifs

Chapter VI Conclusion

References

Acknowledgements

展开▼

摘要

作为一位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波兰裔英国小说家,约瑟夫· 康拉德被公认为是从维多利亚时期小说到二十世纪文学的转型过程中的代表人物。他著名的小说《黑暗的心》也因此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的批评家采用各种各样的批评方法,多角度去对它进行分析批评,国内外研究者主要从政治,哲学,心理学,女性主义,象征性意义等各个不同视角对小说进行了比较深入地研究和阐释,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这无疑为拓宽视野打开新思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这部小说铺平了道路。
   西方评论家把《黑暗的心》与维吉尔的《伊尼德》,但丁的《地狱篇》进行比较研究,认为该小说的意象和主题分别使用了《伊尼德》和《地狱篇》中的原型。国内也有读者认为《黑暗的心》中马洛的刚果之行是使他由一名不谙世事的青年蜕变成为一个世故的与现实达成妥协的成人的仪式。与上述研究的侧重点不同的是本文以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和《圣经》为依据,以文本分析的方式比较系统全面地研究了《黑暗的心》中的原型,包括人物形象原型,叙述模式原型,意象原型和母题原型。神话-原型批评要求读者把文学作品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加以研究,同时也关注各个原型在整个文学作品中发挥的作用和功效。因此这篇论文试图通过发掘和分析康拉德的《黑暗的心》中那些明显的和隐含的原型,以此来探讨和阐明小说是如何通过这些原型来揭示“人性恶”的主题的。
   论文共分三部分六章。第一部分概述作家康拉德生平及其作品《黑暗的心》。其中包括康拉德在英国文学中的显著地位和影响,以及迄今国内外批评家对《黑暗的心》所形成的文学批评观点,以此为基础结合神话原型批评理论,旨在分析作品的神话原型要素。同时介绍了神话批评理论的渊源,发展并详细地阐述了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
   第二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详细地从四方面阐释《黑暗的心》的神话原型特征。人物的原型包括追寻者,替罪羊,恶魔和约拿;叙述模式原型是以倒“U”字形的圣经叙述模式展开的。意象原型包括对“蛇”,“森林”和 黑白颜色对照这三方面的分析阐释。主题原型涉及小说所体现的“追寻”和“堕落”的主题原型。每一部分是一个自足的单元,但又具有其在整体结构中的关联性。对这四方面的分析阐释说明马洛为了完成寻找追寻目标的使命经历了种种考验,但同时这一追寻过程也是马洛不断认识人的本性的过程。
   第三部分是本文的结尾部分。对全文的论述和分析作了系统的总结:通过运用神话原型和圣经原型,作者展示了现代世界中英雄追寻到的不再是“圣杯”,而是“人性恶”这一可怕的“真相”。同时《黑暗的心》也可以看作是现代文学作品不断地把“人”作为“英雄”而赋予古代神话中的神的特征的一个缩影。正如马丁所说:“也许社会和文学是循环而非直线的形式演变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近来小说的重想像的倾向可能会打开以不同的方式向回归神话的通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