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北宋江西籍词人创作叙论
【6h】

北宋江西籍词人创作叙论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 论

第一章 北宋江西籍词人考

第二章 北宋江西籍词人创作源流

第三章 北宋江西籍词人词作论

结 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

摘要

有宋一代,在文化高度繁荣之际,词这种文学得到了空前发展,成为一代之文学。就地域论,江西籍词人众多,词作斐然,在两宋词坛占据重要地位;仅就北宋观,在当时,词人人数仅居浙江之后,位于第二。不仅如此,他们以杰出的词作,多样的风格体制,为北宋词坛的发展繁荣做出了突出贡献。北宋江西籍词人具有较强的地域文化传承意识和创新精神,他们在继承五代南唐词风的基础上,在词中更多的灌注了自己的审美理念和时代精神。既写男女之情、离愁别恨,更寓个人情致、性灵于其中;既有绸缪宛转之度、蕴藉含蓄之风,亦有清新淡远之韵、疏放豪迈之气;小令为其主体,间有慢词创作。北宋江西籍词人,在词这种文体的发展演变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透过北宋江西籍词人创作,可以窥视当时词坛演进的基本风貌。
   北宋“江西”当只限于其时江南西路,以此而论,江西籍词人实为晏殊、王益、陈彭年、欧阳修、刘敞、曾巩、王安石、王安国、王安礼、曾布、黄大临、王雱、黄庭坚、黄叔达、孔文仲、曾肇、吕南公、刘弇、晏几道、惠洪、曾纡、谢逸、谢薖、欧阳珣、蔡枏,共计二十五位词人。其中,有词集者8人。已知词作716 首。北宋江西词人众多,词作斐然,首先在于南唐为江西文化的崛起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经济文化基础;其次,离不开当时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
   就词人创作源流而论,北宋江西籍词人晏殊、欧阳修、晏几道等,上承南唐词风,完成了由南唐词风向北宋词格的变化;王安石完全摆脱了晚唐五代的花间词风,洗尽铅华,其词渐渐背离了宋初晏欧所传承的传统词风,走着“以诗为词”的路子;黄庭坚踵武其后,转益多师,同时在词中融入“江西诗派”作诗之法,其词亦雅亦俗,豪放与婉约兼备,在雅俗词风之对立中,自我独立。从晏殊到黄庭坚,反映了北宋词坛由继承传统词风到创新变革的发展历程。
   就词人创作论,晏殊于富贵优游的环境中,抒写着留连诗酒、歌舞升平的内容,表达着富贵闲雅的情趣,其词有着娴静优美的风度,达到了情中有思的境界,珠圆玉润,温润秀洁。欧阳修在继承南唐词风之际,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提高了词的表现手法,在词中抒发感慨、赠别答友、咏史吊古,“以诗为词”初现端倪;其词风深婉挚厚,疏宕明快。晏几道词为南唐词绝响,多为对往昔恋情的追忆,身世蹉跎和怀才不遇的抒发,真挚深切、沉郁悲愤,时时流露出哀怨凄凉的伤感情调。素有“矫世变俗”之志的王安石,藉词以书写人生感怀、生活际遇,其所作之词与时俗大异其趣,不作艳语、绮语,以己诗为己词,“别是一家”。庭坚词在北宋词坛别具一格,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既有写男女情事、风流狎昵的词篇,又有在更广阔的背景上抒写人生的贬谪词,还有风格独特的咏物词和题赠词;他敢于突破词的主流的藩篱,以诗法入词,其词具有刚柔相济的艺术风格,亦雅亦俗的语言特色。北宋后期江西籍词人谢逸,词作内容多涉男女之情、隐逸生活、故乡山水,词风雅而不俗、轻倩飘逸、意境清远。谢逸之弟谢薖,其词擅活用事、典,化前人诗意,往往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结合无间,是“以诗为词”的又一典范;其咏物词往往托物咏怀,特具清新蕴藉,含蓄委婉的风貌。释惠洪作词不忘世情,其词既写禅思禅趣,又抒凡俗之情;其抒写凡俗之情的词作,毫不忌讳,大胆直露,以婉约工致、情真意切见长,为当时僧俗生活的间接反映。其余北宋江西籍词人词作或继承前代词风,或受同时代其它词人影响,风格各异,异彩纷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