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彭修文民族管弦乐创作特征研究
【6h】

彭修文民族管弦乐创作特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本论题的研究范围、方法

1、本论题的研究范围

2、本论题的研究方法

(四)、本论题意欲创新之处

二、彭修文生平及民族管弦乐创作简述

(一)、彭修文生平简述

(二)、彭修文民族管弦乐创作简述

三 、彭修文的民族管弦乐改编与创作的三个时期

(一)、起步时期(1950—1965)

(二)、历练时期(1966—1976)

(三)、巅峰时期(1977—1996)

四 、彭修文的民族管弦乐改编与创作特征

(一)、旋律形态及发展手法

1、民族风味浓郁的旋律形态风格

2、多样化的旋律形态风格

3、民间传统手法的旋律发展风格

4、中西结合式的旋律发展风格

(二)、和声、复调技法的运用

1、传统和声语言的运用

2、非三度叠置的和声运用

3、支声复调、模仿复调、卡农、对比复调手法

4、综合性复调的运用

(三)、曲式结构

1、再现原则的曲式结构

2、中国民间音乐曲式结构的多段式结构

3、混合曲式结构

4、交响套曲结构

(四)、配器中的音色运用

1、特色乐器的运用

2、特殊音色的运用

3、化合音色的应用

4、合理的音色布局

结语

参考资料

致谢

展开▼

摘要

彭修文不仅是当代中国杰出的民族管弦乐指挥家,还是一位多产、高产的民族音乐作曲家。其民族器乐曲,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他还积极倡导和推动乐器改革,许多乐器改革成果在海内外民乐界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本文主要从旋律形态及发展手法、和声、复调技法的运用、曲式结构、配器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了彭修文民族管弦乐创作的总体特征。
  彭修文在旋律写作方面对于民族性的追求贯穿始末。前期的作品在旋律形态上多为五声性,保持了旋律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旋律的发展也以民间常用的手法为主,旋律显得清新、流畅、自然、朴素,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后期创作的作品中,借鉴了西洋专业作曲技法,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赋予了旋律独立的象征意义,也呈现出更加宽泛的旋律创作思维,逐步将旋律的写作从“尝试性”、“业余性”向“专业化”的方向进行。
  其作品中和声、复调技法的运用主要包括:1、传统和声语言的运用;2、非三度叠置的和声运用;3、支声复调、模仿复调、卡农、对比复调手法;4、综合性复调的运用。从曲式结构来说,主要运用了1、再现原则的曲式结构;2、中国民间音乐曲式结构的多段式结构;3、混合曲式结构;4、交响套曲结构。
  此外,彭修文在民族管弦乐创作中,对音色的选择与运用有其独到之处。如:1、特色乐器的运用,如:管子、中音笙、木琴;2、特殊音色的运用,如:(1)加弱音器的拉弦乐器、(2)高音区加颤弓的胡琴;3、化合音色的应用;4、合理的音色布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