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氨基酸等对方斑东风螺诱食作用及几种相关摄食器官组织学的研究
【6h】

氨基酸等对方斑东风螺诱食作用及几种相关摄食器官组织学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序言

2材料与方法

2.1实验动物

2.2实验方法

2.2.1试验水槽

2.2.2方斑东风螺摄食习性的观察

2.2.3完整琼脂片平板法

2.2.4嵌合琼脂片平板法

2.2.5诱食活性的评判方法

2.3不同化学物质对方斑东风螺诱食活性的研究

2.4.氨基酸组合的扣减试验omission-test

2.5方斑东风螺上和摄食相关的几种器官的形态学观察

2.5.1解剖学观察

2.5.2组织学观察

2.5.3扫描电镜观察

3结果

3.1方斑东风螺摄食习性的初步观察

3.2完整琼脂片平板法的试验效果

3.3嵌合琼脂片平板法的试验效果

3.4方斑东风螺诱食物质的初步研究

3.4.1不同化学物质对方斑东风螺的诱食效果

3.4.2氨基酸组合的扣减试验

3.4.3氨基酸组合对方斑东风螺的诱食活性

3.4.4氨基酸组合C1的扣减试验

3.4.5氨基酸小组合及添加甜菜碱对方斑东风螺的诱食活性

3.4.6氨基酸小组合A3浓度梯度试验

3.5方斑东风螺上和摄食相关的几种器官的解剖学观察

3.6方斑东风螺上和摄食相关的几种器官的组织学观察

3.6.1触角

3.6.2吻

3.6.3前足

3.6.4水管

3.6.5嗅检器

3.6.6头眼

3.7方斑东风螺触角的扫描电镜观察

4讨论

4.1有关方斑东风螺摄食习性的问题

4.2两种摄食行为方法的应用评价

4.3方斑东风螺诱食物质的初步筛选

4.4有关氨基酸小组合的问题

4.5有关方斑东风螺上和摄食相关的几种器官的化学感受性问题

4.5.1有关化学感觉和纤毛的问题

4.5.2触角

4.5.3头眼

4.5.4吻

4.5.5前足

4.4.6水管

4.4.7嗅检器

5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版

展开▼

摘要

本文新建立一种简单的摄食行为方法(嵌合琼脂片平板法),适合于研究肉食性腹足类的诱食物质。利用该方法和扣减法,本文研究了15种L型氨基酸对方斑东风螺的诱食活性,结果表明:1)L型氨基酸是方斑东风螺主要的诱食物质之一;2)除Ala外,游离氨基酸单独使用时对方斑东风螺的诱食效果不明显。氨基酸的诱食作用主要是通过协同增效作用引起的;3)氨基酸组合S2(Gln、Glu、Val、Ala、Gly),其诱食效果接近相同浓度饵料生物罗非鱼抽提液的2倍,可以作为方斑东风螺良好的诱食物质;4)甜菜碱单独使用对方斑东风螺的诱食效果不明显,但和氨基酸组合配伍后,使氨基酸组合的诱食活性增强,表明氨基酸和甜菜碱之间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5)仅用Glu、Ala添加甜菜碱的小组合的诱食活性就接近罗非鱼抽提液的效果,从经济角度出发,此小组合可以作为方斑东风螺经济实效的诱食物质添加在配合饲料中;6)某些氨基酸(如,Cys、Trp、Phe、Met、Thr、Lys)对方斑东风螺无诱食作用甚至可能抑制氨基酸的协同增效作用,建议制定诱食物质配方时避开这些物质。 此外,本文还利用光镜对方斑东风螺的触角、头眼、吻、水管、前足以及嗅检器的组织学进行了研究,同时对方斑东风螺的触角进行扫描电镜观察,旨在普查这些器官是否为该螺的化学感受器。结果表明:触角表面具有完整或不完整环形凹陷,并零散地分布着一些杆状感觉芽。头眼具一层薄的视网膜,视网膜内有一纤毛层,纤毛层下是色素层。吻由内、外两管组成,内外管上皮都是单层柱状上皮;内管前段卷曲在一起,其管腔内具一齿舌;后段形成一消化管,其上皮上着生大量长纤毛。前足上皮褶皱突,上皮上存在许多纤毛,靠近上皮的边缘可能有黏液腺。水管上皮褶皱突起,褶皱的一侧有许多纤毛,上皮细胞主要是单层柱状上皮细胞。嗅检器呈柳叶形,由嗅板和嗅轴组成,嗅上皮上着生大量的纤毛和黏液细胞。本文研究显示,方斑东风螺触角、吻、水管、前足以及嗅检器可能具有化学感觉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