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海南粗榧抗氧化活性研究
【6h】

海南粗榧抗氧化活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前言(Introduction)

1.1引言

1.2海南粗榧(Cephalotaxus hainanensis Li.)植物概况

1.3海南粗榧生存现状

1.4海南粗榧植物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1.4.1从海南粗榧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1.4.2海南粗榧的药理活性研究

2材料和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2.1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

2.1.1样品来源及鉴定

2.1.2本实验使用的试剂与仪器设备

2.1.3本实验使用仪器设备

2.2实验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海南粗榧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结构(图3-1)

3.2化合物结构归属

4抗氧化活性测定

5体外肿瘤细胞生长抑制实验(MTT法)

6海南粗榧的抗菌活性

6.1材料、药品与仪器

6.2试验方法

6.3试验结果

7结果与讨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对三尖杉科(Cephalotaxaceae)三尖杉属(Cephalotaxus)植物海南粗榧(CephalotaxushainanensisLi.)枝叶的抗氧化活性成分进行了研究,并对海南粗榧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 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海南粗榧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对三尖杉科(Cephalotaxaceae)三尖杉属(Cephalotaxus)植物海南粗榧(CephalotaxushainanensisLi.)枝叶的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 海南粗榧主产海南,从1971年始,前人主要对海南粗榧中的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抗菌、抗病毒等多种药理活性进行了研究,但对非生物碱部分很少涉及。为了进一步有效开发热带药用植物资源,在活性筛选指导下,我们从该植物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了14个化合物,应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了9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Matairesinol(1)、(+)-Isolariciresinol3a-O-β-D-glucopyranoside(2),JunipediolA(3)、JunipediolB(4)、JunipediolA8-O-β-D-glucopyranoside(5)、JunipediolA4-O-β-D-glucopyranoside(6)、JunipediolB8-O-β-D-glucopyranoside(7)、SpionosideB((9S)-drummondol-9-O-β-D-glucopyranoside(8),,Guaiacylglycerole(9)和1-(4’-methoxyphenyl)-1,2,3-trihydroxypropane(10),β-谷甾醇(β-Sitosterol)(11)和胡萝卜苷(Daucosterol)(12)。化合物1-12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活性测试表明,化合物1、2、4、5和7均具有抗氧化活性。本次研究结果丰富了海南粗榧的化学成分,进一步拓宽了海南粗榧的药用范围,为海南粗榧有效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