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型核壳结构抗冲改性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6h】

新型核壳结构抗冲改性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抗冲改性剂的发展概况及市场现状

1.1抗冲改性剂的发展概况

1.2抗冲改性剂的作用机理

1.3抗冲改性剂的种类

1.4抗冲改性剂的生产情况

1.5抗冲改性剂的结构

1.6本论文选题思路及主要工作

2.基础胶乳的制备

2.1实验部分

2.2 分析与测试

2.3结果与讨论

2.4 本章小结

3.核-壳结构抗冲改性剂的制备与表征

3.1 实验部分

3.2 分析与测试

3.3结果与讨论

3.4本章小结

4.抗冲改性剂的性能测试和应用

4.1 实验部分

4.3 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随着家电和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树脂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较高的冲击性能,较高的分解温度,较好的耐磨性能,足够的强度等。为满足树脂较高冲击性能在树脂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加入增韧成分,即抗冲击改性剂。抗冲改性剂是根据产品需求设计出不同结构的丙烯酸酯、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等多种单体的共聚物。本研究针对树脂材料的高抗冲击要求,采用丙烯酸丁酯类单体,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聚丙烯酸酯类抗冲改性剂。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以丙烯酸丁酯(BA)、苯乙烯(St)为单体,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乳化剂,DAP为交联剂,通过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具有复合结构的大粒径基础胶乳PBS。研究引发剂、乳化剂的用量对胶乳粒径的影响,交联剂用量对胶乳凝胶含量的影响,讨论了PS胶乳与BA单体用量比对PBS胶乳粒径的影响,得出制备大粒径基础胶乳PBS的最佳条件。⑵采用乳液接枝聚合方式,在基础胶乳PBS上接枝苯乙烯、丙烯腈单体,制备出改性效果良好的核壳结构的抗冲改性剂。通过合理调整引发剂、乳化剂等用量以及加入方式,获得很好的接枝效率,得到制备接枝胶乳的最佳条件。并且考察了接枝胶乳的凝聚工艺,用红外光谱表征了抗冲改性剂的结构。⑶将制备的抗冲改性剂与SAN树脂熔融共混,通过测试改性SAN树脂的冲击强度和熔体流动速率,表征了抗冲改性剂的性能。发现核层PBS粒径对改性SAN样条的冲击强度有较大影响,PBS粒径为380-400nm左右时抗冲改性剂对的增韧效果较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