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BTH诱导橡胶对橡胶炭疽病抗性的研究
【6h】

BTH诱导橡胶对橡胶炭疽病抗性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文章综述

1.1诱导抗性研究概况

1.2诱抗因子的种类

1.2.1非生物因子

1.2.2生物因子

1.3植物诱导抗病性的特点

1.3.1非特异性

1.3.2持续性和稳定性

1.3.3相对性

1.3.4传导性

1.3.5耗能性

1.3.6遗传性

1.4植物诱导抗病性产生的机制

1.4.1典型的植物防卫反应

1.4.2 SAR产生和持续的机理

1.4.3 橡胶炭疽病菌的侵染过程

1.5诱导抗性的研究意义及展望

1.6试验设计方案

2.材料与方法

2.1供试橡胶品种及培养方法

2.2供试病原菌及其接种

2.3供试诱导剂及施用方法

2.4橡胶炭疽病分级指标

2.5 BTH诱导橡胶对炭疽病抗性的测定

2.5.1 BTH诱导橡胶抗炭疽病最佳浓度测试

2.5.2 BTH诱导橡胶抗炭疽病的抗病性表达时间测试

2.5.3 BTH对炭疽病菌生长速率的影响测试

2.5.4 BTH对橡胶炭疽病直接抑制作用的研究

2.6 BTH诱导橡胶对炭疽病产生抗性过程中酶活性的测定

2.6.1 PAL活性的测定

2.6.2 POP活性的测定

2.6.3 POD活性的测定

3.结果与分析

3.1 BTH诱导橡胶叶片对橡胶炭疽病产生抗性的测定

3.1.1 BTH诱导橡胶对炭疽病产生抗性的最佳浓度

3.1.2 BTH诱导橡胶对炭疽病产生抗性的最佳间隔期

3.1.3 BTH对炭疽病菌生长速率的影响

3.2 BTH对橡胶炭疽病直接抑制作用的研究成果

3.3 BTH诱导橡胶对炭疽产生抗性中酶活性变化

3.3.1 PAL活性变化

3.3.2 PPO活性变化

3.3.3 POD活性变化

4.讨论

5.结论

5.1 BTH诱导橡胶对橡胶白粉病产生抗性的生物学测定

5.1.1 BTH使用的最佳浓度

5.1.2 BTH对幼苗期橡胶的最佳诱导时间

5.1.3 BTH对病菌生长速率的影响

5.2 BTH对橡胶白粉病的直接抑制作用

5.3 BTH诱导橡胶产生抗性中防卫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橡胶炭疽病是由胶胞炭疽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Penz.Sace)引起的,是我国橡胶树的重要病害。因此,有效防治炭疽病的危害,降低产量和经济损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用抗病品种和植物本身潜在的抗病特征,如诱导抗病性等防治病害是最经济有效和对环境安全的防病措旄。诱导抗性可通过各种胁迫、刺激或应力(统称诱导因子)引发植物的天然防御机制,从而使植物免受病原物的危害或使危害减轻。由于它有着抗病谱广、安全无污染等特点,所以近年来受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 本实验测定了诱导剂苯并噻二唑(BTH)诱导的橡胶对橡胶炭疽病的抗性,并且初步研究了诱导抗性产生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BTH对橡胶抗炭疽病有着很好的诱导效果。 用化学诱导剂BTH(benzothiadiazole)处理橡胶叶片后,再接种橡胶炭疽病菌,以研究BTH诱发橡胶对炭疽病产生系统性抗性的能力。结果表明,用BTH处理古铜期橡胶叶片后,橡胶炭疽病的病情指数较对照显著降低,BTH诱发橡胶叶片对炭疽病产生抗性的最佳浓度为200mg/L,处理后第7d表现出最佳诱导抗性。说明BTH可以诱导橡胶对炭疽病产生系统获得抗性,并可用于田间炭疽病防治试验。 用BTH喷雾处理橡胶古铜期叶片后7d人工接种炭疽病菌,并在处理后每天取样一次,测定橡胶植株内防卫相关酶活性,结果发现叶片内PAL,PPO,POD活性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提高。这三种酶中,PAL的变化最快,它在BTH处理后1d活性已达到一个很大的值。PPO的活性在BTH处理后一直呈缓慢上升趋势,接种后1d就急剧上升到最大值。BTH处理后POD的变化6d达到第一个峰值,接种2d后达到第二个峰值。结果表明PAL,PPO,POD的活性变化与橡胶对炭疽的抗性密切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