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明代河西走廊学校教育研究
【6h】

明代河西走廊学校教育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信息

目录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基本思路、结构安排及研究方法

四、本文研究的相关说明

第一章 河西走廊教育在明之前的间断性发展

第一节 明以前河西走廊教育的发展状况

一、秦汉时期的河西教育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河西教育

三、隋唐五代宋夏金时期的河西教育

四、元代河西走廊的教育

第二节 影响明以前河西走廊教育发展的因素

一、不稳定的政治因素

二、经济繁荣与衰落的交替

三、多民族文化糅合的区域

四、执政者的大力推广

第二章 明代河西走廊的学校教育

第一节 明代河西走廊教育发展背景

一、政治环境与教育

二、河西经济状况与教育

三、中央到地方完备的教育体制

四、复杂的民族构成

第二节 卫(所)儒学的设置

一、河西走廊各卫所儒学

二、卫学生员的来源

三、卫学的课程与考试

四、藏书情况

五、卫学的教官

六、卫学的经费

七、卫学的科贡

第三节 明代河西走廊的书院

一、河西书院由明代开始设置的原由

二、书院的设置

第四节 明代河西走廊的社学

第三章 明代河西走廊教育的特点与地方的互动

第一节 明代河西走廊教育的特点

一、教育的滞后性

二、教育的融合性

三、教育的军事性

四、教育的儒学化

第二节 教育与地方的互动

一、教育与地方官员和乡绅的互动

二、教育与地方的教化与互动

第三节 明代河西走廊学校教育的评议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河西走廊一带历来被中央政府视之为西北防御门户,同时也是与西域进行交流的重要通道,自汉武帝时期设四郡、据两关,河西被纳入西汉的版土,自此中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随着大量迁入的汉族民众得以在当地传播,同时原有的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也有了进一步的融合。与此同时,中央政府所颁布的一系列提倡各地建学校的政令,也使得河西兴办学校之风盛行一时。后经南北朝、隋唐,河西的地方州县官学和私学在时断时续中有所发展,至西夏统治河西期间,统治者在此地实行兼容并畜、博采众长的文化教育政策,州县学校的设立更加普遍的同时,在教育体系上更加融入了少数民族教育,使河西的教育呈现出与内地有别的多元特征。
  明代以前,由于政治环境的阶段性动荡,河西教育及学校的发展呈现出时断时续、兴衰无常的特征,及至明代政治经济环境都逐渐趋于稳定,才为河西走廊的教育持续发展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河西大兴屯田、茶马互市和畜牧业的发展则为当地教育的兴盛创造了条件。在中央到地方完备的教育体制下,中央与地方两个教育层面中共同的特点是大兴学校教育。据统计,河西走廊共建卫学九所,其中两所为千户所学,各卫(所)学生员以军生为主,主要接受武学教育,以期文武兼备,更好地完成戍守边疆之任;其间卫学师资力量也大大加强,各学府藏书量大增,经费有了一定保障并采用其它方式进行筹措,为生员参加科考以适应以经取士制度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除此之外,明代河西走廊正式建立书院,这与朝廷下令将其纳入国家的官方教育机构有重要关系,甘泉书院、酒泉书院、凉州书院最为典范并为教育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同时,社学的创办兴起也为河西走廊的启蒙教育提供了场所、营造了氛围。
  明代河西走廊学校教育由于历史和区域的关系相较于中原腹地存在着滞后性、民族糅合、边防性的特点,制约了教育的大力发展,但相较于明代之前,教育的体系和规模达到了空前兴盛的局面,普遍形成了受教育的良好风气,为后来学校体制的建立、教育机制的形成及整体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著录项

  • 作者

    胡睿;

  •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
  • 学科 中国古代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田澍;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529.48;
  • 关键词

    学校教育; 河西走廊; 明代时期; 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