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转型时期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问题研究——以甘肃省甘南州为例
【6h】

转型时期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问题研究——以甘肃省甘南州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导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3国内外文献综述

1.4研究思路和方法

1.5研究的难点及可能的创新

2中国的贫困与反贫困

2.1中国扶贫开发的历程与实践

2.2中国扶贫开发的主要成就

2.3中国贫困问题的现状

2.4中国贫困问题的成因

3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现状

3.1新时期少数民族地区贫困成为我国扶贫开发的主战场

3.2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状况和贫困特点

4中国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对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影响

4.1人口转变对反贫困的影响

4.2工业化、城市化对反贫困的影响

4.3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反贫困的影响

5转型时期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政策建议

5.1扶贫开发与人力资源开发

5.2扶贫开发与农村社会保障

5.3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5.4扶贫开发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

6少数民族扶贫开发模式实证研究——以甘南州为例

6.1甘南州概况

6.2甘南州贫困状况评估

6.3甘南州扶贫开发模式探索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贫困问题广泛存在于各个发展中国家,受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的贫困问题又有其特殊性。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贫困问题得到了极大缓解,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贫困发生率由1978年的30.7%下降到2010年的2.8%,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但目前我国仍有数量庞大的人群尚未脱贫,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更加严峻,这些地区地域偏远、交通闭塞、资源匾乏、生态环境恶化、文化教育落后、经济发展缓慢脱贫难度很大。
  本论文在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开发的伟大历程和实践,并对每一阶段的扶贫政策以及绩效进行简单评述后,首先分析了我国农村的贫困现状、贫困成因,指出我国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而长久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生态恶化以及人口过快增长造成的人地矛盾突出都构成了我国贫困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其次,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状况、特点及成因,并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生态恶化以及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无法全面分享经济增长的收益,经济发展的“益民族性”不能充分体现是制约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人口、工业化、城镇化、经济发展方式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为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创造的机遇及挑战。最后分析了在新阶段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路径选择。
  论文指出我国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在新阶段的脱贫必须继续坚持正确的扶贫开发道路,建立多元化反贫困机制,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扶贫开发的同时注重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同时提高农村的人力资本素质;注重少数民族地区生态保护,使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帮助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尽快脱贫。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