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村薄弱学校艺术类课程实施状况调查研究——以甘肃省武山县为例
【6h】

农村薄弱学校艺术类课程实施状况调查研究——以甘肃省武山县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基础教育是教育的根本,2001年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家充分肯定了美育在教育中的地位,也提出艺术类课程是中小学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中小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农村地区的艺术教育状况相对于城市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并且还存在诸多问题。
  那么农村薄弱学校艺术类课程实施的现状如何?有哪些阻碍这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因素?如何发挥艺术类课程在农村学校教育中的作用?艺术类课程教师专业能力状况怎样?怎样实施艺术类课程?本论文从这些问题出发,结合农村初中学校艺术类课程实施现状,本人选取了该县的50所农村中小学,锁定了其中的28所学校为艺术类课程薄弱学校,以这28所学校为样本进行分析、访谈、对比及调查问卷的方法进行研究。其中接受访谈的有10所学校的校长,60名任课教师及其对个别学生、学生家长的访谈。发放400份问卷,其中300份学生的调查问卷,100份教师问卷。
  通过研究发现,农村薄弱学校艺术类课程实施的基本状况为:1.艺术教师师资数量不足、分布不均。2.艺术类课程教学形式单调。3.缺乏对艺术类课程教学设备有效管理,艺术类课程资源城乡分配不均。4.艺术活动开展少,活动质量不高。其原因是(1)一部分农村学校的领导、教师、家长对艺术类课程的理解不到位。(2)艺术类课程教师师资匮乏,业务培训偏少。(3)农村学校艺术类课程开不齐、课时开不足、教学质量不高。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1)提高管理者的认识,确保艺术类课程的实施。(2)完善农村艺术教师队伍的建设。(3)健全农村薄弱学校艺术类课程的管理制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