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兰州市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
【6h】

兰州市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机动车尾气污染危害

1.1.1 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的种类

1.1.2 机动车尾气污染危害

1.1.3 机动车尾气污染的特征

1.1.4 机动车尾气污染的原因

1.2 研究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1.2.1 研究的意义

1.2.2 研究内容

1.2.3 技术路线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技术政策

1.3.2 国外研究状况

2 兰州市机动车保有量、车流量及道路现状调查

2.1 兰州市机动车保有量分析

2.1.1 世界机动车保有量状况

2.1.2 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状况

2.1.3 兰州市机动车保有量状况

2.2 兰州市道路状况

2.3 兰州市道路车流量及车型比例状况

2.4 小结

3 兰州市机动车污染状况分析

3.1 兰州市机动车尾气排放分担率计算方案的确定

3.1.1 机动车污染分担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3.1.2 分担率计算方案的比较

3.1.3 兰州市机动车尾气污染分担率计算方案的确定

3.2 兰州市机动车源污染物排放量及分担率

3.2.1 兰州市能源使用情况及工业废气排放情况

3.2.2 兰州市机动车源污染物排放量及分担率计算结果

3.2.3 分车型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量及其分担率

3.2.4 兰州市公交车、出租车、过境车的排污状况

3.2.5 兰州市机动车在各主要路段的排污量计算

3.2.6 机动车尾气分担率增长趋势分析

3.3 小结

4 灰色关联分析兰州市大气环境的影响因素

4.1 灰色系统理论的概述与特点

4.1.1 灰色系统理论的概述

4.1.2 灰色系统理论的相关特征

4.2 基于灰色关联的兰州市空气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4.2.1 灰色关联的计算方法

4.2.2 灰色关联的具体应用

4.3 小结

5 机动车污染控制现状及防治对策

5.1 机动车污染控制现状

5.1.1 兰州市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现状

5.1.2 兰州市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目标

5.1.3 兰州市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检测技术

5.2 机动车污染防治对策

5.2.1 强化源头管理措施

5.2.2 黄标车限行措施

5.2.3 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措施

5.2.4 改善路网基础设施措施

5.2.5 机动车排放控制措施

5.2.6 机动车环保管理措施

5.2.7 燃油(气)质量改善管理措施

5.2.8 技术保障和能力建设措施

5.2.9 促进公众参与和宣传教育措施

5.2.10 法律保障措施

5.3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由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质随兰州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在城市大气污染物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在兰州市大气污染中占有主要地位。借鉴国内外对于机动车尾气排放状况的相关研究,通过详细调查兰州市2004-2010年机动车的保有量、主要干线车流量、主要工业源排放状况以及能源使用情况,依据兰州市现状,提出了兰州市机动车尾气排放量分担率的计算方案,分别计算了2004-2010年的CO、NOx,HC、SO2、PM10的排放量及分担率,分析了兰州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与目前交通状况之间的关系,机动车在主要路段的排污情况及不同车型污染物排放状况,还估算了过境车污染物的排放状况。结果表明:(1)2010年兰州市机动车尾气排放的CO在兰州市的大气污染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计算CO、NOx,HC、SO2、PM10,得到它们的排放总量分别为30.68万吨、2.52万吨、2.71万吨、0.25万吨、0.10万吨,其中CO、NOx、SO2的分担率分别达到了95.11%、35.75%和3.52%。(2)各车型CO的分担率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汽油轿车,占到了89.68%,其次为摩托车,占4.71%,微型汽车和中型汽油车分别占1.91%和1.74%。这四种车型占到了兰州市机动车CO总排放量的98.04%。各车型在NOx分担率中,汽油轿车的比例最高,占53.91%,其次为重型柴油车,占29.03%,中型柴油车的分担率为6.58%,以上三种车型占了兰州市机动车NOx总排放量的89.52%。各车型SO2分担率中,轻型柴油车的比例最高,占50.32%,其次为汽油轿车,占20.60%,中型柴油车的分担率为10.89%,上述三种车型占了兰州市机动车SO2总排放量的81.81%。在HC的排放上,汽油轿车、摩托车、重型柴油车的排放量共占总排放量的93.19%,成为主要的污染源。在PM10的排放上,轻型柴油车、中型柴油车、重型柴油车的排放量共占总排放量的96.07%,成为主要的污染源。(3)兰州市过境车尾气排放的CO、NOx,HC总量分别为9.36万吨、1.01万吨、0.65万吨,它们在机动车排污份额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0.51%、40.08%、23.99%。(4)南滨河东路、南滨河西路、西津西路、北滨河路、天水路等18条路段虽然只占兰州市道路总长度的12.58%,但是机动车尾气排放的CO、NOx、HC的比例分别达到42.47%、47.35%、42.60%。(5)通过兰州市空气质量与各项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可知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质对兰州市的大气环境具有一定影响。
  本论文通过现场调研、测试以及模式计算得出了上述数据,结合数据,分析兰州市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根据兰州市机动车污染控制现状,从强化源头管理、黄标车限行、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改善路网基础设施、机动车排放控制、机动车环保管理、燃油(气)质量改善、技术保障和能力建设、促进公众参与和宣传教育、法律保障10个方面为兰州市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提供相应的对策,同时也为相关部门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